本書目錄為:導言,第一章19世紀中國紳士之構成和特徵的考察,第二章19世紀中國紳士的人數分析,第三章19世紀中國紳士的科舉生涯,第四章對於19世紀中國紳士傳記的數量分析。
这本书分析了所谓的上层绅士和下层绅士的构成及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其中,关于学额的讨论值得关注:清朝的学额制非常像现在这样,“学额与应试人数之间,或者学额与地区人口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比例”(p. 74);又,朝廷对客家人、棚民和少数民族有特殊学额。自太平天国之后,咸...
評分此版本為張仲禮關於中國紳士研究的兩本書的合編本。上編為張關於19世紀中國紳士在社會中的作用的研究,囊括四個部分:19世紀中國紳士的構成與特征;19世紀中國紳士的人數;19世紀中國紳士的科舉生涯;19世紀中國紳士傳記的數量分析。閱讀上編,可以讓讀者基本明了作為一個群體...
評分 評分 評分这本书分析了所谓的上层绅士和下层绅士的构成及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其中,关于学额的讨论值得关注:清朝的学额制非常像现在这样,“学额与应试人数之间,或者学额与地区人口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比例”(p. 74);又,朝廷对客家人、棚民和少数民族有特殊学额。自太平天国之后,咸...
一般
评分士紳研究定鼎之作,應和費老那本結閤來看~~~
评分與農民和統治階級形成緩和帶的,是紳士階層。而在民間真正滲透傳統禮教思想的,卻是紳士階層。在當今中國,這個階層已經沒有瞭,因此纔有各式各樣的社會失範。
评分有清一代,舉人平均年齡約30,進士平均年齡約35,紳士平均壽命約60。PS:何炳棣對本書有嚴厲的批評。
评分對用數據說話的研究總有些害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