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的手艺正从我们身边悄然逝去。随之消逝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当今,日用品、工艺品琳琅满,但却没有了制作人留下的体温和感情……烧炭的、刮漆的、做丝柏树皮屋顶的、编簸箕的、编野葡萄蔓的、修木板屋顶的、织锻布的,还有建造宫殿的……这所有的手艺人,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这是著名学者对传统手艺人的14篇访谈;这是一本谈手艺的书,更是一本谈文化的书。在这些手艺人的叙述中,你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书中提出的问题不只是日本的,也是世界性的。传统的手艺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遭遇。
◎本书被日本文部省推荐为对青少年有益之读物
◎1996年曾被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桥本龙太郎选为工作之余好读的10佳书之一
◎由于该书的出版以及作者四年多不懈的努力,在日本人们已开始重视这些一度处于消亡状态下的“手艺活”,对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盐野米松,1947年生于日本秋田县角馆町,毕业于东京理科大学理学部,职业作家。其作品多以大自然为主题,以游记的手法叙写旅途中所遇人和事,曾两次入选芥川龙之介奖提名。他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日本及世界各地的旅途中度过的。
其主要作品有《爸爸的小时候》、《森林中小憩》、《留守白头翁》、《驶向红毛安之岛》、《旅行为哪般?》、《藤木山堡垒的三枪手》、《野外探险大全》、《千年橡胶树的记忆》、访谈录有《学从树》、《树之命,树之心》。
在一个点击鼠标就能订购几乎任何商品的时代,一个几乎任何商品都工业化了的时代,是否还有人愿意每天10个小时跪坐在地板上打磨一根鱼钩,或者花四五年的时间练习如何把做笼筐的树条刮到没凹凸,或者盖寺庙选木料还爬上山去仔细观察树的习性,确保木头做成柱子后的朝向和...
评分曾经听说,当一个物品被制造出来时,就会有一个灵注入,而这个灵的秉性带有制造它的人的深深烙印。从前的手艺人,就是这样的灵巧而充满智慧的创造者,他们身体力行着祖先留下的智慧,赋予物品人类的气息。
评分工作的人應該讀一下。 當有天我們所從事一生的行業已走向衰亡,即使我們的技能再爐火純青,能夠懷揣虔誠為我們奔波傳承的往往是後輩或外行人,而非我們本人或我們傾其一生所服務的那些主顧。 因為此時的我們要麼已老邁,要麼因長年累月的堅持專注於技能而忘記了時代的變化,更...
评分衰落,是手工艺在面对现代化浪潮时不可避免的命运。机器大规模批量生产的商品,迟早都会逐渐取代原先手工制造的同类产品,而现代化不可逆转的推进,又会带来社会整体生活方式的剧烈变迁,从而使依赖于原先那种生活方式而存在的手艺也随之消逝——当现代人习惯于抛弃旧物的生活...
中日都面临着工业浪潮对手工业的大冼刷,但日本的手工业制品可以以较髙的价格出售,维持自然发展承继。这一点是国内目前还无法企及的
评分讲真,此书处处有虫师
评分人与自然共存的智慧
评分讲日本的传统手工艺,很有意思。
评分不要纠结于手工艺的流逝,艺人本身比我们感受更深。但是这个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