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野米松,1947年生于日本秋田县角馆町,毕业于东京理科大学理学部,职业作家。其作品多以大自然为主题,以游记的手法叙写旅途中所遇人和事,曾两次入选芥川龙之介奖提名。他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日本及世界各地的旅途中度过的。
其主要作品有《爸爸的小时候》、《森林中小憩》、《留守白头翁》、《驶向红毛安之岛》、《旅行为哪般?》、《藤木山堡垒的三枪手》、《野外探险大全》、《千年橡胶树的记忆》、访谈录有《学从树》、《树之命,树之心》。
现代化的冲击,使传统的手艺正从我们身边悄然逝去。随之消逝的,还有人与物的沟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当今,日用品、工艺品琳琅满,但却没有了制作人留下的体温和感情……烧炭的、刮漆的、做丝柏树皮屋顶的、编簸箕的、编野葡萄蔓的、修木板屋顶的、织锻布的,还有建造宫殿的……这所有的手艺人,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这是著名学者对传统手艺人的14篇访谈;这是一本谈手艺的书,更是一本谈文化的书。在这些手艺人的叙述中,你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了解一个民族。书中提出的问题不只是日本的,也是世界性的。传统的手艺在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遭遇。
◎本书被日本文部省推荐为对青少年有益之读物
◎1996年曾被日本内阁总理大臣桥本龙太郎选为工作之余好读的10佳书之一
◎由于该书的出版以及作者四年多不懈的努力,在日本人们已开始重视这些一度处于消亡状态下的“手艺活”,对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我没有看过盐野米松的书,也没有看过类似的关于手艺的书籍,读完这本书,我也许记不住这些手艺人的名字,也记不住这些手艺品,但是我记住了大自然的恩赐,记住了人类的智慧,更多的是关于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给生活带来改变的反思。 书中大部分的手艺人并不是传承祖业去获得技能...
评分有一句很矫情却很动人的话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看完全书,愈加相信时间的发酵总是能带来诚意和美好,就像窖藏的美酒,像写过的日记本,像书中的手艺人和他们的精致作品。 人们对于历史总是有一种向往和好奇,人们对于成长过程中消失的东西总是有一种怀念和执着;就像怀...
评分他们是手艺人,终日相伴的朋友是草与木、陶与火、藤蔓、树皮、木头或铁板。有人以攀缘茎编簸箕,有人用椴树皮织衣裳,有人用木料之芯制造最棒的船,使它能轻快地逆江而行... 身体与工具磨合,与植物对话,竟在一丝一缕,一刮一敲中相知相融。 时间从他们手上流过,那是极慢的...
评分曾经听说,当一个物品被制造出来时,就会有一个灵注入,而这个灵的秉性带有制造它的人的深深烙印。从前的手艺人,就是这样的灵巧而充满智慧的创造者,他们身体力行着祖先留下的智慧,赋予物品人类的气息。
评分在一个点击鼠标就能订购几乎任何商品的时代,一个几乎任何商品都工业化了的时代,是否还有人愿意每天10个小时跪坐在地板上打磨一根鱼钩,或者花四五年的时间练习如何把做笼筐的树条刮到没凹凸,或者盖寺庙选木料还爬上山去仔细观察树的习性,确保木头做成柱子后的朝向和...
没有借到新版,但看目录区别并不大。其实是一本系列座谈的文字集,如果有可能的话,看视频的效果应该会更佳。工业时代的开始就预示着手工业的全面衰退,当然不会灭绝但大势已去。人们不惜物浮躁满满,二十年前的日本与今日中国又有何区别。历史是面镜子,且无可退路。
评分不要纠结于手工艺的流逝,艺人本身比我们感受更深。但是这个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评分即将消失的手工艺人
评分不要纠结于手工艺的流逝,艺人本身比我们感受更深。但是这个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评分读到第二位编簸箕那位就开始热泪盈眶满脑子美雪萨玛的「時代」。。那样的时代再也没有。每次在博物馆看到不管哪种文化下的手工制品都会感叹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创造了多少美好与奇迹。如今谁还会用手工的鱼钩钓鱼?谁还会穿芭蕉叶抽丝的衣裳?不敢说时代是在进步还是退步,只感谢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活动以这样现代化的载体留住手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