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和《動物農場》是奧威爾的傳世之作,堪稱世界文壇上最著名的政治諷喻小說。他在小說中他創造的“老大哥”、“雙重思想”、“新話”等詞匯都已收入權威的英語詞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瞭一個形容詞“奧威爾式”不斷齣現在報道國際新聞的記者筆下,足見其作品在英語國傢影響之深遠。“多一個人看奧威爾,就多瞭一份自由的保障”,有評傢如是說。
喬治·奧威爾(George Orwell, 1903-1950),英國作傢。本名埃裏剋·亞瑟·布萊爾(Eric Arthur Blair),生於印度,父親為殖民地官員。14歲考入伊頓公學,獲取奬學金。1921從伊頓公學畢業後考取公職,到緬甸作瞭一名帝國警察,在那裏,被奴役的殖民地人民的悲慘生活刺激瞭奧威爾的良知。他1927年辭職,後來寫下與此段經曆有關的《絞刑》(A Hanging, 1931),《緬甸歲月》(Burmese Days, 1934)和《獵象記》(Shooting an Elephant, 1936)這些紀實性作品。
1928年1月迴國後,奧威爾深入到社會底層,四處漂泊流落。在巴黎、倫敦兩地,當過洗盤子的雜工,住過貧民窟,常常混跡在流浪漢和乞丐之中。次年,寫下瞭關於這段經曆的紀實性作品《巴黎倫敦落魄記》(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1933),真切地描述瞭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的苦難。正是在為這部作品署名時,他用瞭“喬治·奧威爾”這一筆名。
1936年7月,西班牙內戰爆發。同年年底,奧威爾與新婚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於保衛共和政府的戰鬥。奧威爾在前綫擔任少尉,喉部曾受重傷。他為記述西班牙內戰而寫的《嚮卡特洛尼亞緻敬》(Homage to Catalonia, 1938)一書,後來成為關於這場內戰的一部權威性文獻。
西班牙左翼共和政府的內部分裂,緻使戰爭失利,而奧威爾差一點喪身在共和政府內部黨派之爭的傾軋中。這個慘痛的經驗對他影響巨大。他曾說自己“從1930年起就是一個社會主義者瞭”,而這時候,他又開始考慮“捍衛民主社會主義”的問題瞭。這個思想齣發點,一直影響到他後期的影響最廣的兩部名作——《動物農場》和《1984》的創作。
1950年1月,奧威爾病逝,終年46歲。
听说《一九八四》由来已久。一个朋友一直说好,要我赶紧找来看。一是因为我们的口味并不相同,二是我想它总在那里的,只要想看就可以看到,何必赶集般地随着人流匆匆忙忙去读呢?所以上个月才买回来,前两天看了一半,昨天看了剩下的一半。 老实说,这是一本想一口气读...
評分 評分1948年,世界从法西斯的噩梦中刚刚苏醒,擦一擦冷汗,手忙脚乱的准备新生活,冷战的阴影又出现在天边。这一年,美国数学家仙农发表《通信的数学理论》,信息时代的曙光初现;在伦敦的英国人有幸成为世界上第一家电视公司的观众,而美国的黑人摇滚乐还要过两年才被白人社会接受...
評分本书与扎米亚京的《我们》、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称反乌托邦三部曲,也是名气最大的一部。前一段日子看到有人撰写文章,说《一九八四》中提到的二百多件事情,大约有一百五十多件已经发生了--呵呵,读到这里,没看过这本书的朋友可能会认为这是部科幻小说--八十年代初...
評分书中2+2=5的概念不知道作者是否是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中借来用的。在后者那里,这个等式表达的是超越惯性,超越机械论的死亡世界。但在本书中,当一切惯性都可以由权力来随意超越,权力即上帝,这个上帝实实在在的统治了世界。 同一个等式,在两个作者笔下的...
鳥兒歌唱,無産者歌唱,黨卻不歌唱
评分看完脊背發涼
评分一本看到一半就決定給五星的小說 期間因為換手機 考試等原因一本好書竟拖瞭半個月纔看完 書中的大洋國讓我想到瞭建國初期的中國 又有些像現在的朝鮮
评分看完脊背發涼
评分多一個人讀喬治·奧威爾,人類的自由就多一分保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