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的扉页,这本书是2001年买的,除了书页略为泛黄外,和新书一般无二。这除了表明我对书籍的爱护外,也证明这本书基本没人看过,的确,直到今年我才完整读完这本200多页的薄薄诗集。 八十年代是理想勃发的时代,和一切理想一样,注定昙花一现。和死后获得无上荣光的海子相比...
评分西川的诗中,最为喜欢的就是那首《午夜的钢琴曲》 但一支午夜的钢琴曲犹如我 抓不住的幸福,为什么如此之久 我抓住什么,什么就变质? 我记忆犹新那许多喧闹的歌舞场景 而今夜的钢琴曲不为任何人伴奏 它神秘,忧伤,自言自语 每每想起这首诗,我都会想起我最喜欢的爵士...
评分西川的诗不是温情的,适合于朗诵,多简短和排比,读起来有力,另外他的想象诡异,信手拈来,这点正是我所喜欢的
评分一个人,犹如一座城市 是一片回声 -- 摘至<回声> 喜欢了很多年的一个作家,她叫同样的英文名字,突然想起来的.
评分读西川是在海子之后,主要是因为爱屋及乌,这个“知识份子”诗人是蛮可爱的,虽然大众总将诗坛来分流派,用“官方”来形容知识份子写作,但我认为,西川无疑是不应被划入某派的。我也和大众一样,对《在哈盖尔仰望星空》比较喜欢。当代诗人中,西川的作品值得一读。
一本薄薄的诗集,这么久。诗歌的奇妙之处在于,单薄的文字背后承载着无限延伸的丰富可能。作为知识分子写作的代表者,西川的诗歌自然距通俗相隔万里,晦涩复杂的意象,使读诗过程中,很多诗篇恰如浮光掠影,只是隐隐感受到诗人早期创作中独立的思想与价值立场,傲岸不羁,天真深沉又带着戏谑与嘲弄,西方古典中的典故亦不离现实关切。偶有令人眼前一亮的诗句,脱离日常语言,陌生化的表达令人振奋。但更多的,还是在诗人心灵世界之外游弋徘徊,烦乱的心境也是其中原因之一。明天开始相关理论阅读了。
评分大一。对我影响很大
评分80年代的理想主义 到底什么样的
评分诗啊。。好久远的年代。。。
评分“姑娘们在尚未长开之前多么难看。”(西川《中学》)这一句诗似乎也可用来概括西川这一时期的写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