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鹿鳴,民國七十年(1981)生於上海,八十九年(2000年)考入復旦大學曆史學係,九十二年(2003)獲得提前攻讀碩士資格,九十四年(2005)轉入博士階段學習,九十七年(2008)獲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曾在《曆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中華文史論叢》、《國學研究》、《唐研究》等學術刊物發錶論文二十餘篇,研究興趣主要集中於中古中國的國傢與社會、士族政治、石刻文獻等領域。
對魏晉之際的諸種研究,大體是站在陳寅恪先生相關論述的延長綫上加以發展、修正,運用政治集團學說所具有的利弊在這一時段的研究中也有充分的體現。自從1980年代以來,湧現瞭不少從個彆曆史事件的考證入手,通過細節的考證復原魏晉之際政治變局的佳作,本書之作亦得益於此。本書采取將政治史與傢族史研究相結閤的方式,一方麵在政治史的脈絡中探討西晉權力結構從形成到崩潰的過程,另一方麵考察魏晉大族之間的政治、婚姻、交往網絡,探究這一網絡在魏晉政治變局中發揮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历史学家必然是一个推理学者。在信息充分发达,史料俯首即是的网络时代,考验的不是新材料的获取,而是如何从千头万绪,千丝万缕的历史记载中,辨伪存真,理清脉络,探寻历史的真相,得出信服的结论。其中,严谨的学术训练是前提,而串联线索,打破迷局的能力得很大...
評分 評分這本書是最近再版後,發現一片好評才注意到並買下來閱讀,幸好沒錯過。 仇鹿鳴先生算是展現了一部論文也可以寫的精彩好讀的範例吧,他解開了筆者過去讀魏晉史的某些迷惑,也示範了怎麼研究歷史。 《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的撰寫主題是以陳寅恪先生對於曹氏與司馬氏的...
評分读毕《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作者仇鹿鸣,八零后学者。这是他的博士论文。洋洋洒洒30余万字,旁征博引,文献密集,几乎到一句一引的程度。遗憾的是,引的更多的却是他人的观点(结论),自己的创见并不多。当然,能串联前贤时彦的观点,杂糅成文,也是能力。作者通...
我的博士論文如果可以寫到這樣高的水準,我也就可以心滿意足瞭!
评分把紛繁復雜的魏晉嬗變過程寫得邏輯清晰有理有據並且還意外的通俗好看,作者前途不可估量。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作者分析司馬孚和賈充,不給予預設的道德評判,而是從時代環境和政治形勢等方麵來分析人物行事的原因,不把人概念化和標簽化,讓曆史人物有屬於自己的性格,把曆史迴歸到人本身,這很厲害。
评分劉小磊兄叫我推薦本年度非虛構類好書,我推《王鼎鈞迴憶錄》、馬幼垣《靖海澄疆》,以及仇鹿鳴這本。在史料不足的情況下,該書很多論斷下得有些急,離田餘慶“讓史料說話”的境界還有距離。但他確實顛覆瞭陳寅恪魏晉史的經典論述,80後能寫齣此書,眼界、氣局、纔性已是不凡,值得期待。
评分三國的故事拿齣一個片段也好看。
评分一口氣讀完,隻恨寫的太短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