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作品中,库切以几乎不加藻饰、令人心怵的笔调,讲述了开普技术大学文学与传播学教授,小说情节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卢里的一桩丑闻(勾引了一位大学二年级女生并与之发生性关系)为主线。事发后,卢里拒绝了校方给他的公开悔过以保住教职的机会,来到边远的乡村,他在那里和几乎是独自谋生的女儿露茜的共同生活形成了情节的第二部分。此时他不仅要努力与多年不在一起生活的女儿沟通,还要和许多他以前根本就看不起的人共事,要做他从前想都不会去想,而且肯定会嗤之以鼻的事情,例如在护狗所里打杂。小说的第三部分是全书情节最直接给读者以震撼的部分:露茜遭受了农场附近三个黑人的抢劫和蹂躏,而其中一人居然还是个孩子;卢里也在这一事件中受伤。事件本身,事后父女两人和其他有关的人对事件的态度及处理方法,传达着作品的主要信息。而卢里创作歌剧《拜伦在意大利》的努力穿插在小说各处,与主情节若即若离,似乎总在向读者暗示着什么,这是第四部分。故事结尾时,抢劫强奸案不了了之,露茜怀孕,卢里要写的歌剧始终还在脑海里萦绕,同时,他还最终放弃了“拯救”一条终将一死的狗的生命的企图。
库切(J. M. Coetzee, 1940―):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自1974年起,先后出版了《幽暗之乡》(Dusklands, 1974)、《国之中心》(In the Heart of the Country: A Novel, 1977)、《等待野蛮人》(Waiting for the Barbarians, 1980)、《迈克尔・K.的生平与时代》(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1983;获1983年布克奖)、《敌人》(Foe, 1986)、《铁的时代》(Age of Iron, 1990),以及《彼得堡的主人》(The Master of Petersburg, 1994)等多部小说,被评论界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库切,南非当代小说家,诺奖得主。《耻》,可以说是库切最好的小说。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南非的白人大学教授卢里,和女学生发生了性关系,被举报后,拒绝妥协,被迫辞职;投奔住在乡下的女儿露茜,经历了女儿被三个黑人抢劫、轮奸、致孕的惨剧,最终在反抗、坚持和妥协中挣...
评分Sunt lacrimae rerum, et mentem mortalia tangunt. 那是大自然的哭泣,人世间涌动着无尽的情欲。 读了库切的《耻》与《耶稣的童年》,里面均有对“欲望”问题的探讨。 《耻》中抛开由殖民遗留下来的历史郁结这个大背景,里面主人公卢里与他女儿的不同遭遇都在围绕“...
评分一、 〈耻〉读了。居然是一部典型的传统现实主义之作。本来听说库切小说文本很新。但耻不管怎么说是比较现实主义的。〈耻〉艺术上是非常通畅的,语言精炼、冷峻、也有力度。故事也很清爽,一点没有拖泥带水。应该说是很好读的。从这部作品看我总觉得库切有一种欧洲传统现实...
评分 评分教授我挺理解的,但是真不能懂他女儿露西的脑回路,干啥非要在那农场活得跟狗一样也不走?为历史赎罪?个体怎么为历史赎罪?邻居们的逻辑都如此恶心,天啊,赶紧去妈妈老家荷兰啊求你了????
评分读库切小说少,但在读完的《彼得堡的大师》和《耻》中,发现了一个小小共通点:库切非常善于描绘作家或学者在历经一番人生苦痛后,开始创作故事的情节:适当的抒情、情节的急转直下突如其来,韵律与节奏,人物的行为心理,都被他写得极富张力,仿佛亲眼目睹旧式武侠小说中人物将功夫修炼到登峰造极处。
评分库切无疑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隐忍节制的写作风格,冷静客观的洞察力,让人尊敬。始终觉得他在中国应该配得上更好的读者。
评分耻、边界、年迈、情欲、疲惫、干涸、压抑。对于太喜欢的书,我就不知道该怎么写短评了。
评分库切无疑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隐忍节制的写作风格,冷静客观的洞察力,让人尊敬。始终觉得他在中国应该配得上更好的读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