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戰爭

永遠的戰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大傢
作者:Dexter Filkins
出品人:
頁數:384
译者:黃中憲
出版時間:2012-5-30
價格:NT$38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617939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戰爭
  • 阿富汗
  • 美國
  • 戰地日誌
  • 戴斯特·費爾金斯
  • 非小說
  • 小說
  • 記者
  • 戰爭
  • 曆史
  • 軍事
  • 永恒
  • 鬥爭
  • 勇氣
  • 忠誠
  • 犧牲
  • 策略
  • 命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這裡,戰爭是種生活方式

殘酷與荒謬並存,槍刃與柔軟的肌膚相依

自紐約世貿中心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包括美國在內的聯軍對阿富汗、伊拉剋發動反恐戰爭至今已逾十年,西方以其自傲的武力及民主政體乾預他國內政,是否真締造瞭區域和平與經濟穩定?

這場戰爭我們仍不見任何一方勝齣,卻已清楚誰是最大的輸傢。當炮火在你我日常居止的街巷間落下,醫院因物資匱乏無力救助傷患,叛亂份子收編軍警單位公然綁架勒贖,人民要如何日復一日麵對荒謬絕倫的現況、救贖靈魂,繼而建立國傢未來?

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戴斯特.費爾金斯是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本書根據他自1998年起在阿富汗及伊拉剋的採訪觀察寫成。無論採訪對象是激烈反美的伊拉剋反叛份子、為求傢人溫飽而從軍的少年民兵,或是心力交瘁的美國軍官,費爾金斯從不妄加評斷。捨去瞭政治局勢分析與褒貶功過,費爾金斯令筆下人物重新以「人」的真實血肉齣現在讀者眼前。

於是我們跟隨費爾金斯的文字在法魯賈的幽暗街道中行軍、看著阿富汗兒童在雷區中嬉戲、聽喀布爾飯店經理細數往日繁華,也旁觀各派人馬在敵我難辨中鬥狠耍詐、見識阿富汗軍官如何以「挖角」打贏不流血的戰役,甚至拜訪自殺炸彈客悲痛欲絕的傢人。我們也走進巴格達的小學,目擊伊拉剋人民進行第一次全國大選,儘管叛亂份子的炸彈就在隔街引爆,儘管投票即意味著未來幾個月隨時會送命,伊拉剋人仍不願意放棄任何使國傢更美好的一線希望。在阿富汗饑荒最嚴重的地區巴米揚,費爾金斯受到一戶人傢熱情的款待,雖然下一餐還沒有著落,男主人仍殷切敦促費爾金斯吃下最後一塊麵餅。

「多次踏上阿富汗國土,讓我逐漸愛上這個地方。為瞭這個國傢的美麗和錯亂,也為該地人民麵對瘋狂行徑時的寬宏大度。在工作中往往能目睹令人震驚的殘酷,而這裡的人民麵對殘酷之淡然則更令人訝異。殘酷滲入生活每個角落,到瞭怵目驚心的程度。但他們內心深處仍保有溫情。」

有影子的地方必然有光。費爾金斯的寫作像是要守護一盞燭火,他用盡全力抵擋沙地吹來的橫風,隻為照見漫漫黑夜中無數高貴而卑微、脆弱卻堅韌的靈魂。他脫離瞭戰地報導文學消費悲劇的倫理爭議與原罪,從全觀式的恢弘視野發掘戰火中的人性之光,令人汗顏自己對戰爭的認識是如此淺薄偏頗。那些與我們同樣渴求美好與良善生活的人們,儘管仍在傢園的斷垣殘礫中舉步維艱,卻始終盼望國傢民族有更美好的一日。當戰爭的記憶已在颱灣這承平的島嶼上逐漸退去,《永遠的戰爭》像是我們迴首顧盼的目光,提醒自己也曾走過那樣的顛沛離亂,也祝福那些磨難中的人民終能盼到和平的日子。

如果武力是我們麵對思想與信仰歧異唯一的答案,

悲慘的戰爭終將循環往復、永無止境。

唯有死者,纔能看到戰爭終結。

著者簡介

戴斯特.費爾金斯 Dexter Filkins

屢被新聞界譽為「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2009年以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美軍戰地報導獲普立茲獎(共同獲獎)。2010年因揭發阿富汗戰爭內幕,獲得喬治.波爾剋獎,並兩度獲頒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獎。費爾金斯自1998年起持續報導阿富汗與伊拉剋境內的戰事。曾擔任《洛杉磯時報》新德裏分社的社長,也曾為《邁阿密信使報》執筆。2007-08年擔任哈佛大學卡爾人權政策中心研究員。2010年加入《紐約時報》,持續在阿富汗及伊拉剋等地進行採訪報導。

譯者簡介

黃中憲

1964年生,政治大學外交係畢業。專職翻譯。譯作包括《歷史上的大暖化》《成吉思汗》《貿易打造的世界》《破解古埃及》《濛娜麗莎五百年》《法老王朝》《大探險傢》《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等。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心情沉重,绝望,死心。只求安安静静地读完,离开,睡觉。 为什么一直是穆斯林?全世界其他宗教都好好的,为什么战争、恐怖活动总是牵扯着他们?记得大学时一次英语外教给我们列了几件事让我们选出认为最不应该的。候选的无一例外都controversial,如一个慈善...

評分

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读完这本《跑步,在最绝望的国家》,合上书的那一刻,一股难以名状的复杂情绪奔袭而来,其中有对于那些以各种理由存在的连绵不断之战争的无限痛恨,也有对于那些生活在战乱之中深受其害深受其苦的人们的无限同情。 在这里我毫不犹豫地用了“同情”两个字,因...  

評分

有些人把游戏玩成战争,有些人把战争当做游戏,夹杂着宗教,恐怖主义,平民,国际组织。人们最热切的希望是和平,最不愿看到那些20岁左右的青年在战争中死去,因为他们和我一样还有很多没有经历的想想就觉得美的事情没有去做呢。喜欢作者作为陈述者的态度,还有译者的用词生动。  

評分

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心情沉重,绝望,死心。只求安安静静地读完,离开,睡觉。 为什么一直是穆斯林?全世界其他宗教都好好的,为什么战争、恐怖活动总是牵扯着他们?记得大学时一次英语外教给我们列了几件事让我们选出认为最不应该的。候选的无一例外都controversial,如一个慈善...

評分

当我轻轻合上书页时,目光平移到书桌上方的世界地图,视野不禁久久的聚焦于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地区,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科威特、沙特、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似乎也亲临在战火纷飞的城市,呼吸着刺鼻的硝烟,侧听着呼啸的炮弹和连绵不绝的机关枪,仿佛看...  

用戶評價

评分

基地組織、反抗組織、人體炸彈……很熟悉卻離又遙遠的詞語。即便好萊塢不斷從各個側麵反思發生在那裡的戰爭,但電影始終無法讓你看到在那裡的海軍陸戰隊員們是如何上廁所的;一名戰地記者在那裡堅持跑步的心路歷程;反抗組織的頭目在一天之內遊走對陣雙方的心理變化及背後更深刻的歷史文化根源。

评分

此書不錯,對戰爭的描寫真實,客觀,而且反思程度相當深。厭戰但不畏戰,或許是這個民族的可取之處!

评分

很真實的再現瞭戰爭。

评分

此書不錯,對戰爭的描寫真實,客觀,而且反思程度相當深。厭戰但不畏戰,或許是這個民族的可取之處!

评分

『他認為世界的美麗之中藏著一個秘密。他認為世界的心髒跳動時,世人得付齣可怕的代價;認為世界的美與痛苦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係,且在如此一逕的消長下,單單一朵花的呈現,可能就要付齣無數人的鮮血。』——戈馬剋.麥卡锡 《所有漂亮的馬》——“作者文筆不差,但是非小說類的東西。不好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