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历史和哲学交叉融合、中西文化横向比较的视角,重新审视了我国古代繁杂的语录体书法理论,深入探索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家各自的审美哲学思想基础。
熊秉明先生最引人注目的身份應該是雕塑家,但他自1962年起便執教於巴黎第三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教授中國文化及哲學,1968年又開辦書法課。這本書便是由其十年教學經驗匯成,初在香港《書譜》雜誌連載,1984年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我讀的簡體版是天津出版社2017年出的,略...
评分不得不承认,我的标题很长。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传统书法思想的含混不清这一现状。常见的是谈书法各家风格的造型美,又兼着谈一些虚的和抽象的审美情趣。偶尔也夹杂着有一些兼谈伦理性和 社会价值的书法理论,甚至把道家、儒家、佛家都扯上。 然而此书,就是把这些都拆分开...
评分 评分孙过庭《书谱序》云:“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此段在书法界大有名,尤其末八字常为人引用。但我们对孙过庭其人思想的了解大概不如对他那句话一样熟悉,在作者熊秉明先生看来...
评分晚上12点以后习惯性难入眠,kindle里总有一本是近期催眠用的读物。直到看到讲王羲之的字,才有了读完的动力。 评价:催眠效果挺好。 读罢,想探讨的有两个问题。 1.什么样的字才是『好字』? 书法届首推的当属王羲之『书圣』的字。读完这本书,明白了王的字好在哪里。无论是前后...
喻物、纯造型、唯情、伦理、天然、禅意之六大流派,最后用时间做了串联~
评分學書法者必讀書,不僅在梳理中國古代書法,也在試圖在世界範圍或當代藝術的語境下建立對話。在哲學視閾下,對書法的標準更為豁達,更趨近於「人」,而非「文字」。
评分學書法者必讀書,不僅在梳理中國古代書法,也在試圖在世界範圍或當代藝術的語境下建立對話。在哲學視閾下,對書法的標準更為豁達,更趨近於「人」,而非「文字」。
评分简单流利
评分书法艺术,反应出中国哲学思潮的变迁。这书梳理的挺清楚,理性和感性,略显僵硬的楷书和恣意癫狂的草书,引用许多古书中的评论文字,有理有据的。静下心来好好看的话,很有收获。对我这种学了几年书法的小孩很有吸引力,要是图再多些就更好了。重点是,我总觉得第三章第三节的标题缺了点什么,是我想多了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