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当下中国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独到的观察与剖析。身在教育体制之中,作者所见真切,所感颇深。第一辑“以自由看待教育”中的教育观察和教育随笔,反思当下教育,提出个人意见。第二辑“教育从孩子开始”,以父亲的身份,叙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得乃至惶惑。第三集“守住教师的底线”,以“一厘米主权”为价值标准,讨论教师如何坚守底线,寻找有意义的教育。
蔡朝阳,网名“阿啃1919”,1973年生于浙江诸暨,现居绍兴,教书为业。2009年-2010年他对小学教材的批评引起广泛关注。2010年入选《时代周报》影响中国社会进程100人。著有《阅读抵抗荒诞》(台湾秀威书局2009年版)、《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合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昨天去省图,本想借来看的书是白寿彝的中国通史纲要,没成想我没有借到,于是只好借了史记来看。顺手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去做高中老师,于是只好悻悻然的借了蔡朝阳老师的书来看。 知道蔡朝阳,是因为我们曾经玩耍的同伴中有一个他的学生。那家伙特别有趣,是个红楼梦呆子。我也...
评分蔡朝阳的名字总是与郭初阳、范美忠联系在一起,他们都因为不满传统的语文教育而走上自我求索的道路。蔡朝阳的教育评论、郭初阳的课堂教学以及范美忠的文本阐释,都贯穿明确的价值关怀,充满强烈的个人色彩。他们高举公民教育的旗帜,提倡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对于学校教育和国家...
评分三、《未来的主人翁》:自由的过滤器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是一本难懂的书,开头引用了一段文字,出自奥古斯丁《忏悔录》卷一第八章: “为此,听到别人指称一件东西,或看到别人随着某一种声音做某一种动作,我便记下来:我记住了这东西叫什么,要指那件东西时,便发出那...
评分教育体制的枷锁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文艺讲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如作家筱敏所说:“统考将带来统一教材的危险,统一教材讲带来统一思想的危险。”应试教育不断削弱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无个性的人”成为常态,这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无奈,也是这个认同...
评分蔡朝阳的名字总是与郭初阳、范美忠联系在一起,他们都因为不满传统的语文教育而走上自我求索的道路。蔡朝阳的教育评论、郭初阳的课堂教学以及范美忠的文本阐释,都贯穿明确的价值关怀,充满强烈的个人色彩。他们高举公民教育的旗帜,提倡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对于学校教育和国家...
良心文章
评分一个中学语文老师的成长史,有几篇文章有点儿愤青味。
评分作为一名体制内的人,对教育的一个自省与规避
评分从作者的一席演讲,又看到这本书,这是一位专注而有理想的人,期待他对时代的更多影响。
评分我在作者的某些历程和思想转念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许是时代共性作用;只不过他已走出低迷,步入积极的轨道,而我依然迷茫堕落。说不上这本书有多好却令人动容。说的人有,想的人有,批判抨击的人大有,做的人却少他是其中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