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当下中国的教育现状进行了独到的观察与剖析。身在教育体制之中,作者所见真切,所感颇深。第一辑“以自由看待教育”中的教育观察和教育随笔,反思当下教育,提出个人意见。第二辑“教育从孩子开始”,以父亲的身份,叙述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心得乃至惶惑。第三集“守住教师的底线”,以“一厘米主权”为价值标准,讨论教师如何坚守底线,寻找有意义的教育。
蔡朝阳,网名“阿啃1919”,1973年生于浙江诸暨,现居绍兴,教书为业。2009年-2010年他对小学教材的批评引起广泛关注。2010年入选《时代周报》影响中国社会进程100人。著有《阅读抵抗荒诞》(台湾秀威书局2009年版)、《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合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看完此书,我惊异于全文并无一处涉及教师守则和学生守则,教师守则前三则如下:“(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三)学习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评分教育体制的枷锁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文艺讲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如作家筱敏所说:“统考将带来统一教材的危险,统一教材讲带来统一思想的危险。”应试教育不断削弱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无个性的人”成为常态,这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无奈,也是这个认同...
评分蔡朝阳的名字总是与郭初阳、范美忠联系在一起,他们都因为不满传统的语文教育而走上自我求索的道路。蔡朝阳的教育评论、郭初阳的课堂教学以及范美忠的文本阐释,都贯穿明确的价值关怀,充满强烈的个人色彩。他们高举公民教育的旗帜,提倡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对于学校教育和国家...
评分教育体制的枷锁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文艺讲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正如作家筱敏所说:“统考将带来统一教材的危险,统一教材讲带来统一思想的危险。”应试教育不断削弱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无个性的人”成为常态,这是这个时代教育的无奈,也是这个认同...
评分三、《未来的主人翁》:自由的过滤器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是一本难懂的书,开头引用了一段文字,出自奥古斯丁《忏悔录》卷一第八章: “为此,听到别人指称一件东西,或看到别人随着某一种声音做某一种动作,我便记下来:我记住了这东西叫什么,要指那件东西时,便发出那...
菜哥的一部小自传,找到生活的意义吧
评分没我想象的那么好,可能是因为我这个人更喜欢操作层面的东西,对教育理念不是很感兴趣吧。我和作者同为教师,有着相似的心路历程,他指出的中国教育的问题,我也正在面对;他对于教育的不少看法,我也认同。有些话,他说得确实不错。就文风而言,我倒是不是很喜欢。确实有点掉书袋,总是谁谁谁说什么什么,不过也可能不是他的问题,而是我天生就不喜欢太过于理论的东西。
评分蔡老師的書,支持下啦~
评分抱着寻找“有意义”读此书,最后还是找不到“有意义”。
评分抱着寻找“有意义”读此书,最后还是找不到“有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