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列文森是著名的“中國研究”專傢。1920年生於波士頓。二戰時曾應徵入伍,1946年迴到哈佛繼續讀書,1949年獲博士學位。1938年始於費正清閤作,並成為“哈佛學派”的主要代錶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梁啓超與近代中國思想》、《革命與世界主義》等,《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是其代錶作。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齣版社
作者:約瑟夫·列文森
出品人:
頁數:500
译者:鄭大華
出版時間:2000-05
價格:2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0423690
叢書系列:新傳統主義叢書
圖書標籤:
  • 海外中國研究 
  • 列文森 
  • 思想史 
  • 儒教 
  • 曆史 
  • 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 海外漢學 
  • 漢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全書分三捲,中心問題是迴答:中國十七、十八世紀就湧現齣瞭一批唯物主義思想傢,這是否意味著如果沒有以工業化為背景的西文化的入侵,中國也能實現以科學理性為內在精神的現代化?作者通過對儒教與中國文化精神,例如對繪畫的分析,得齣瞭否定的答案,並以著名的博物館的比喻,說明儒學傳統的死亡。作者視野寬闊、慧思獨運,被稱為“莫紮特式”的曆史學傢。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分心儒教的考察,不过是构成马克斯-韦伯对世界几大根源宗教作全景式俯瞰的一个case study。但基于韦伯对现代性洞察,其费三年之功研究中国文明,形成的立论到现在看来还是足够高瞻。 他奠定的叙述模式那种界限模糊的特质,标示着它的超长保质期,明着暗着被移用到历史、或者人...  

評分

中国知识分子的焦虑不安,常常来源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深层断裂。这一点,在重读列文森的《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时,反而代替了对其结论的认可或批判,最先进入我的视野。对于担负道义责任的知识分子而言,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学说,他们需要做的,无非是将个人道德与国家命...  

評分

发现自己除了写作业外,平日绝对不会多敲半个字。。不过话说最近是集中还债日了 一 、   本书为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最为重要的著作,也是谈及西方学界的中国(近代)史学研究时绝对无法跳过的代表作。尽管书中的有些观点,后人没有理由不怀疑,但是,撇开对最...  

評分

书看过一个多月了,一直想写一点东西,向这位我们近代史领域少有的天才致敬。 首先声明,把confucian翻成儒教实在是很扯,深切鄙视。 第一及第三部分,对中国近代儒学地位的演变、共产主义与传统的关系的分析精彩之极,只要和费正清在《中国大革命》中的类似分析比较一下,就可...  

評分

【按语:列文森这本书很精彩:将中国近代思想的变化置入到面向现代性的世界历史-制度变迁中,使得思想本身极富活力,还因犹太背景的列文森的真理关切和广博的知识而格外深邃而有穿透力。韦伯的现代化论题和冲击-回应模式是列文森此书的基本框架,读完后意犹未尽;觉得列文森的...  

用戶評價

评分

美國漢學的“原典性”著作,如今看來頗似“小說”。

评分

真正的世界主義隻可能在曆史的博物館裏實現,這句話真讓我脊梁骨發麻。如果對於舊文化的情感依戀都隻是源於遊客一樣的獵奇心理,那麼今天熱熱鬧鬧的固有文化重建就是自欺欺人罷瞭。隱秘的西方中心視角雖然刺痛瞭我的民族自尊心,但列文森的洞察力必須受到承認和欽佩。官僚知識分子將人民交給瞭這個國傢,收獲的又是什麼呢?

评分

為什麼大傢都說列文森是天纔,而我不覺得呢

评分

: B222/1204

评分

作為一個外國人,列文森的分析顯得偏離而又精確,也許是外在的眼光使得想法更為單純或更單刀直入,這使得部分方麵與傳統國人的想法有所不同。不管怎樣,這是一本偉大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