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约瑟夫·列文森
出品人:
页数:500
译者:郑大华
出版时间:2000-05
价格:2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0423690
丛书系列:新传统主义丛书
图书标签:
  • 海外中国研究
  • 列文森
  • 思想史
  • 儒教
  • 历史
  •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 海外汉学
  • 汉学
  • 儒教
  • 中国
  • 现代命运
  • 思想史
  • 文化研究
  • 传统与现代
  • 儒家思想
  • 社会变迁
  • 历史反思
  • 文明转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全书分三卷,中心问题是回答:中国十七、十八世纪就涌现出了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没有以工业化为背景的西文化的入侵,中国也能实现以科学理性为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作者通过对儒教与中国文化精神,例如对绘画的分析,得出了否定的答案,并以著名的博物馆的比喻,说明儒学传统的死亡。作者视野宽阔、慧思独运,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

作者简介

列文森是著名的“中国研究”专家。1920年生于波士顿。二战时曾应征入伍,1946年回到哈佛继续读书,1949年获博士学位。1938年始于费正清合作,并成为“哈佛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梁启超与近代中国思想》、《革命与世界主义》等,《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是其代表作。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听一位研究传统书画笔墨的前辈在介绍历代笔墨演变的展览时,在非正襟危坐,轻松的气氛下,冷不丁听到“所有能传承下来的都是局限性,创新创造没有办法传承”,很受启发。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宋画很好学,有程式,先钩后画。而元四家的倪瓒很难学,笔墨间的勾点,充满了灵动,属...  

评分

书看过一个多月了,一直想写一点东西,向这位我们近代史领域少有的天才致敬。 首先声明,把confucian翻成儒教实在是很扯,深切鄙视。 第一及第三部分,对中国近代儒学地位的演变、共产主义与传统的关系的分析精彩之极,只要和费正清在《中国大革命》中的类似分析比较一下,就可...  

评分

听一位研究传统书画笔墨的前辈在介绍历代笔墨演变的展览时,在非正襟危坐,轻松的气氛下,冷不丁听到“所有能传承下来的都是局限性,创新创造没有办法传承”,很受启发。仔细想想的确如此。宋画很好学,有程式,先钩后画。而元四家的倪瓒很难学,笔墨间的勾点,充满了灵动,属...  

评分

【按语:列文森这本书很精彩:将中国近代思想的变化置入到面向现代性的世界历史-制度变迁中,使得思想本身极富活力,还因犹太背景的列文森的真理关切和广博的知识而格外深邃而有穿透力。韦伯的现代化论题和冲击-回应模式是列文森此书的基本框架,读完后意犹未尽;觉得列文森的...  

评分

多年来,我对列文森( Joseph Levenson)的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等 译,2000版)通读或选读若干遍,却没有触发出写一个读书随笔的念头。想来原因是,这本书涉猎广泛,内容丰富;虽然着眼于明清近代,其讨论却时常追溯上古到...

用户评价

评分

史坛莫扎特之三部曲。(中译本绪言部分被删)

评分

至今仍记得第一次读第一卷时给我的惊艳感。

评分

列文森的经典著作

评分

这已经是我读他写的第二本书了,还是提不起兴趣,这很罕见。空洞绝对的评价,缺失事例的佐证,让人读着难受,不像是历史。可是为什么这个人居然会被称为是“天才”呢。。。

评分

这已经是我读他写的第二本书了,还是提不起兴趣,这很罕见。空洞绝对的评价,缺失事例的佐证,让人读着难受,不像是历史。可是为什么这个人居然会被称为是“天才”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