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笛卡尔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他的处女作。全书分六部分:一、对各门学问的看法;二、作者寻求该方法的几条原则;三、从该方法中引导出的几项行为准则;四、作者用来证明神的存在,人的灵魂存在的理由;五、作者研究过的一系列物理问题;六、作者认为一定要做哪些事情才能使自然研究更进一步,以及促使其撰写此书的理由。本书被公认为近代哲学的宣言书,树起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大旗。
笛卡尔(1569-1650),生于法国西部,8岁时被送到欧洲当时最有名的学校之一的拉夫赖公学学习。1616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1639年,他用拉丁文写了他最著名的著作《第一哲学沉思录》。1644年出版了《哲学原理》,1649年出版了《论灵魂的激情》。
原以为这本书蛮枯燥的,因为比较薄,旅行携带方便。就带上了。 看完后感觉还是可以的。 有益自己的东西记录了一点,如下: --不做书呆子,做在生活中学习的人,判断事物的话,读书人断错便错了,生活中的普通人断错了,结果就来惩罚他; --千千万万提醒自己避免先入之见; ...
评分书中有些部分其实挺晦涩的,如果你是来看方法论的,而不是研究哲学的,笛卡尔论述本源、观念、本体的部分大可泛泛看看即可,不必深究。 现在一个高中生的世界观都要比笛卡尔这位科学家、西方哲学奠基人先进一大截,但考虑到笛卡尔所处的时代,太超前了,如果生在20世纪,也许...
评分原以为这本书蛮枯燥的,因为比较薄,旅行携带方便。就带上了。 看完后感觉还是可以的。 有益自己的东西记录了一点,如下: --不做书呆子,做在生活中学习的人,判断事物的话,读书人断错便错了,生活中的普通人断错了,结果就来惩罚他; --千千万万提醒自己避免先入之见; ...
评分 评分看之前就从别的书评那里了解到,这是一本通过向别人讲述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来表达自己哲学观点的书,看过之后更加明白的了解到了这一点。笛卡尔通过讲述他不断通过理性追求真理的过程向我们阐述了他的哲学观点:认识论。“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在我大一上法语的时候学长就告诉我要...
看不懂啊,等看别人消化精髓后的书评。
评分方法论。“我想,所以我是”。跟哲学相比,人类的其他学问确实显得浅薄了。
评分这本之于《第一哲学沉思录》,有点像《知性改进论》之于《伦理学》。其中,笛卡尔说自己进行理性思考的四个主要规则:1,务实;2,分治;3,排序,先易后难;4,全面考察。实践中的三条行为准则:1,守法,尊重习俗;2,行动果断;3,“永远只求克服自己,不求克服命运。”下文笛卡尔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有二:1,动物无法通过言语表达连贯的思想;2,动物只会模仿,不会创造。因此动物是机械,人不是。其中有个例子几乎已触及AI哲学核心,而动物机械化的观点可对照拉梅特的《人是机器》阅读。附录内容更有趣,尤其附录一中谈到人认识的四种途径,对照斯宾诺莎在《知性改进论》里的四种观点,可以看出一种继承关系。
评分常读常新。所谓论证是不重要的,关键看背后的动机。笛卡尔只是展示自己的方法,再三告诫说并不是要别人模仿他。可惜,后人多善于模仿。
评分如题本文主要内容为:谈谈正确运用自己的理性在各门学问里寻求真理的方法。实际上作者仅仅在第四章和第五章描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本原出发(我想,所以我是),通过上帝是完满的这一前提,如何一步步的推演,求知,进而了解关于形而上学,物理学等知识的细节。前三部分则是笛卡尔对过去经历的反思,生活与求知的准则和如何做出这样思考的背景。我无比惊奇于笛卡尔自我认知的经历,能够推倒一切重新用理性这个强大的且人人兼具的天然灵明小心翼翼的把哲学大厦重新建立,又取得了丰富而伟大的结果。本书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平实而可靠,可以亲眼所见他是如何一步步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文中也多处体现出了笛卡尔“君子慎独”的生活态度,他也是很明白生活的道理的。王太庆翻译的极棒纠正不少拉丁错误,遗憾的是附录没有翻译。另第六部分每个人做学问的人都该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