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其实探讨的正是个人与社会,在20世纪的中国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仁者,人也。”儒家思想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结构,中国人缺乏自我自主意识,也是其中一斑。全书视野开阔,令人心服。
大约在十七八年前,有一本书悄悄地在大学里流传,与其说书,不如说是一份复印本,篇名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名为孙隆基,据说他是香港人,而且到美国留的学。那个时候,正是“文化热”如火如荼的时候。文化人见了面,就要谈文化。书也是这样,只要染上“文化”二字,就立即洛阳纸贵,印个四五万册,是家常便饭之事。在这本书里,孙氏不仅谈文化,而且还是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就不能不撩拨起大家的好奇心了。
孙隆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现任教于美国田纳西州猛菲斯大学。著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未断奶的民族》等。
有广西师范大学的版本,惜乎当时没空浏览新书。 2016年元旦前后接触、阅读 孙隆基。 怎么说呢,我是一个叛逆者。淡化、反抗、走自己的路。艰难前行,有时,不得不妥协。 简单地说自己的读后感: 1.阅读者最好要有心理学基础知识。否则,连一些基本术语都不太清楚作者在讲什么...
评分买这本书是早好几年前的事,却一直让它静静地躺在办公室的桌子下,初翻看起来费劲无法明白,转眼之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独而不立,工资仅够满足个人的口腹之欲,情感和决定、经济都很依赖他人,不会主动争取也不会主动拒绝,似乎一个人突然面对整个世界很无助、很无...
评分说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接触得最早的就是《丑陋的中国人》了。里面描述的东西都很细碎,体现出来的就是中国人贪小利,钻空子,好内斗。“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自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
评分花了半个多月,读完《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说是醍醐灌顶的感觉也不为过。读的过程中,脑海中浮现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中,与老师或父母的冲突,对立,中间原来还夹杂着诸多文化意义上的矛盾呢! 前几日,去一位老中医那里看颈椎病,聊起我的几个朋友治疗费...
评分本着学习和研究的角度看了此书,感觉作者从细节的行为层面去解读蕴含的文化深层结构,思路以小搏大。尽管表面上也是由大到小的推理,但我并不认为作者对宏观层面中国的文化有整体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 比如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作者更倾向于两种文化的对比或对立,但实际上中国文...
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论述但缺乏实在的数据、年代的支持。反正···就看看,觉得不大好。观点不怎么赞同。看的时候经常有“卧槽怎么就从A论证到B了的感觉”
评分我认为这本书基本上回答了,为什么中国乱起来的时候,会那么的乱(非常赞同作者所说的中国人作为个体是没有“合法性”的,所以当约束个人的“二人关系”消失后,个人就“疯”了,什么都敢干。)。我认为内容大体上是很不错的。除了引入了弗洛伊德和太多的“拆字法”,让作者的论点和说服力都大减。
评分明明是仅仅将表象罗列然后用西方的分析办法来阐述了自己看法,却说成中国文化的结构,这不是中国现象的深层结构么。这么高的评价实在搞不懂,说白了就是本厚黑学的书,我呸!
评分作者用这么厚一本书,不遗余力地剖析中国人以人伦关系为最终导向的人生哲学,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现象。作为一个中国人,看书的过程中时时中枪,鲜明地看到了集体无意识在自己身上的显现。
评分我认为这本书基本上回答了,为什么中国乱起来的时候,会那么的乱(非常赞同作者所说的中国人作为个体是没有“合法性”的,所以当约束个人的“二人关系”消失后,个人就“疯”了,什么都敢干。)。我认为内容大体上是很不错的。除了引入了弗洛伊德和太多的“拆字法”,让作者的论点和说服力都大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