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孙隆基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4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1-6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44949
丛书系列:理想国 人文精选
图书标签:
  • 中国文化
  • 社会学
  • 文化
  • 孙隆基
  •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 文化研究
  • 中国
  • 思想
  • 中国文化
  • 深层结构
  • 哲学思想
  • 传统价值观
  • 社会心理
  • 历史根源
  • 文明比较
  • 儒学
  • 道家
  • 文化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其实探讨的正是个人与社会,在20世纪的中国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仁者,人也。”儒家思想影响了多少人的心理结构,中国人缺乏自我自主意识,也是其中一斑。全书视野开阔,令人心服。

大约在十七八年前,有一本书悄悄地在大学里流传,与其说书,不如说是一份复印本,篇名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作者名为孙隆基,据说他是香港人,而且到美国留的学。那个时候,正是“文化热”如火如荼的时候。文化人见了面,就要谈文化。书也是这样,只要染上“文化”二字,就立即洛阳纸贵,印个四五万册,是家常便饭之事。在这本书里,孙氏不仅谈文化,而且还是文化的深层结构,这就不能不撩拨起大家的好奇心了。

作者简介

孙隆基,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后获明尼苏达大学及斯坦福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曾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圣路易市华盛顿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现任教于美国田纳西州猛菲斯大学。著有《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未断奶的民族》等。

目录信息

新千年版序
修订版序
第一版序
一、导论
(一) 试从一个新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二) “良知系统”与“深层结构”
(三) 中国历史形态的超稳定性
二、中国人的“良知系统”
(一) 中国文化对“人”的设计
1. 中国人对“人”的定义 2. “二人”与“一人”3. 中国人的“身”4. 中国人的“心”5. 中国人“良知系统”的特色
(二)“身体化”的倾向
1. “身体化”的诸般迹象 2. “民以食为天”3. 口腔化的倾向4. 中国人的“养”5. “安身”与“安心” 6. 集体、团体、大体
(三) 中国人的“人心”逻辑
1. “生”与“熟”2. “内外有别”3. 心意不到之处 4. 有关“私心”的问题 5. “上下一心”与“发动民心”
(四) “心”对“身”的照顾
1. 中国人“二人”之间的照顾 2. 中国人两代之间的关怀3. “为人民服务”
(五) “心”对“身”的组织
1. 口腔阶段2. 肛门阶段 3. “非性化”与性泛滥 4. “自我”之被非组织化 5. “母胎化”的倾向6. 国家对社会的组织
三、“二人”关系
(一) 中国人的“和合性”
1. 从中国人的烹调术说起 2. 中国人的“人情味”3. 人我界线不明朗4. “和为贵”5. 中国人的“在一起”感6. “团结”的倾向
(二) 他制他律的人格
1. “良心”的内容 2. “做人”与“面子”问题 3. 羞耻感的文化 4. “门面”与“样子”5. 渠道化的“做人”方式 6. “听话”7. “治”与“乱”8. 中国文化里是否有内省式的人格?
(三)中国人的代际关系
1. 代际的“和合”2. 杀子的文化3. 精神上从未断奶4. 将成人当儿童5. 少年的老年化6. “儿童化”与“老年化”的诸般排列组合形态7. “撒娇”的文化
四、中国人的“个体”
(一)“社会”对“个人”的极权主义笼罩
1. “人”被当作生育的工具2. 私人状态的不发达3. 中国人的内心世界
(二)自我压缩的人格
1. “让”外必先“按”内2. 逆来顺受3. “存天理,灭人欲”4. 不敢让自己太有吸引力5. “不敢为天下先”6.一潭死水的生存状态7. “心理形势”的问题8. “弱者道之用”9. 中国人有无“自我扩张”的人格?
(三)“个人”的不发展
1. 从身体动作看出的端倪2. 被弱化了的“个人”3. 没有“个性”4. “小丑化”的倾向5. 依赖感6.推卸个人责任的倾向7. 难于维持人格的完整性8. “类型化”的倾向
(四)不发展的“个人”对别人的伤害
1. 党同伐异2. 中国人的“私心”3. “人”是工具,还是目的?4. 未开化的利己主义
五、国家与社会
(一)中国式的专制主义
1. “政”与“教”的混同体2. “良知”的国有化3. “礼乐”与“刑政”4. 国家强大于社会5. “处列国竞争之世,行一统垂裳之法”
(二)“大一统”的倾向
1. 中国式的“政治”2. “与中央一致”3.重京师而抑郡国4. 中央与地方的“和合”5. 所谓“共和”
(三)“小国寡民”的倾向
1.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 壁垒森严3. 各自为政
(四) 铲平主义的倾向
1. “太平”思想2. 跟大家一样3. “我出不了头,你也不要出头!”4. “嫉妒的普遍化”5. “自外于国人”
(五) 特殊化的倾向
1. 铲平是为了特殊化2.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六、对待世界的态度
(一) 锁国心态
1. “匪夷所思”2. 按“等级”、“层次”、“类型”来划分外面的世界3.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4. “大圈”心态5. “夷夏之防”6. 所谓“里通外国”7. “洋鬼子”与“洋大人”
(二) 中国人的现实感
1. 天与人的“和合”2. 士大夫——“政治挂帅”3. 老百
姓——没有超越,也没有拯救4. 中国人之现实与不现实5. 反省与批判官能的麻木6. “弘道”与“弘人”7. “形而上学猖獗”8. 中国人的幻想世界
七、“现代”中国人政治行为的“文法”规则
(一) 代际的政治关系
(二)“外抗强权”与“内除国贼”的关系
(三)“团结”与“斗争”的关系
(四)“天下大治”与“天下大乱”的关系
(五)“广开言路”与“壅塞防川”的关系
(六)“土”与“洋”的关系
1. 从“五四”到30年代2. 中共党内的“土派”与“洋派”3. 台湾的“土”与“洋”之争
(七)“锁国”与“开国”的关系
1. 日本 2. 中国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有广西师范大学的版本,惜乎当时没空浏览新书。 2016年元旦前后接触、阅读 孙隆基。 怎么说呢,我是一个叛逆者。淡化、反抗、走自己的路。艰难前行,有时,不得不妥协。 简单地说自己的读后感: 1.阅读者最好要有心理学基础知识。否则,连一些基本术语都不太清楚作者在讲什么...  

评分

买这本书是早好几年前的事,却一直让它静静地躺在办公室的桌子下,初翻看起来费劲无法明白,转眼之间,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独而不立,工资仅够满足个人的口腹之欲,情感和决定、经济都很依赖他人,不会主动争取也不会主动拒绝,似乎一个人突然面对整个世界很无助、很无...  

评分

说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接触得最早的就是《丑陋的中国人》了。里面描述的东西都很细碎,体现出来的就是中国人贪小利,钻空子,好内斗。“中国人是一个受伤很深的民族,没有培养出赞美和欣赏别人的能力,却发展成斗自或阿谀别人的两极化动物。更由于在酱缸里酱得太久,思想和判断...  

评分

花了半个多月,读完《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说是醍醐灌顶的感觉也不为过。读的过程中,脑海中浮现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中,与老师或父母的冲突,对立,中间原来还夹杂着诸多文化意义上的矛盾呢! 前几日,去一位老中医那里看颈椎病,聊起我的几个朋友治疗费...  

评分

本着学习和研究的角度看了此书,感觉作者从细节的行为层面去解读蕴含的文化深层结构,思路以小搏大。尽管表面上也是由大到小的推理,但我并不认为作者对宏观层面中国的文化有整体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 比如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作者更倾向于两种文化的对比或对立,但实际上中国文...  

用户评价

评分

用比较文化的方法来论述但缺乏实在的数据、年代的支持。反正···就看看,觉得不大好。观点不怎么赞同。看的时候经常有“卧槽怎么就从A论证到B了的感觉”

评分

我认为这本书基本上回答了,为什么中国乱起来的时候,会那么的乱(非常赞同作者所说的中国人作为个体是没有“合法性”的,所以当约束个人的“二人关系”消失后,个人就“疯”了,什么都敢干。)。我认为内容大体上是很不错的。除了引入了弗洛伊德和太多的“拆字法”,让作者的论点和说服力都大减。

评分

明明是仅仅将表象罗列然后用西方的分析办法来阐述了自己看法,却说成中国文化的结构,这不是中国现象的深层结构么。这么高的评价实在搞不懂,说白了就是本厚黑学的书,我呸!

评分

作者用这么厚一本书,不遗余力地剖析中国人以人伦关系为最终导向的人生哲学,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现象。作为一个中国人,看书的过程中时时中枪,鲜明地看到了集体无意识在自己身上的显现。

评分

我认为这本书基本上回答了,为什么中国乱起来的时候,会那么的乱(非常赞同作者所说的中国人作为个体是没有“合法性”的,所以当约束个人的“二人关系”消失后,个人就“疯”了,什么都敢干。)。我认为内容大体上是很不错的。除了引入了弗洛伊德和太多的“拆字法”,让作者的论点和说服力都大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