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为中国

中国之为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曾亦 唐文明 主编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412
译者:
出版时间:2012-5
价格:5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05591
丛书系列:思想史研究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政治哲学
  • 中国
  • 经学
  • 哲学
  • 唐文明
  • 2012
  • 观念史_中国
  • 中国历史
  • 文化
  • 哲学
  • 政治
  • 社会
  • 文明
  • 国学
  • 思想
  • 传统
  • 中华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之为中国:正统与异端之辩》内容简介:所谓完全的正统性,政治上的统治性、文化上的正当性,二者缺一不可。

封建时代的古中国,讲求世子承袭、血脉正统,使得“攘夷”成为此后数代汉族政权抵御外族入侵时的经典口号。是以自齐桓公举“尊王攘夷”的大旗,确立周王室的权威正统,至满清入关多年,仍被斥为夷。然华夏亦以文化同一为正宗,有夷狄能忠孝仁义者,则进之曰夏,是以上述满清虽曾被视为夷,但因其能被教化而行华夏文化之精髓,终得政权统治之久安。家国天下,忠孝仁义,是为正统之精义。

自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寰宇取代古之黄帝天下,在抵御列强入侵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以及具备真正民族国家含义的新“中国”逐步形成,五十六个民族亦成“一家”,之前的“夷夏”之别不复存在。然而在世界而言,论及普世价值必称西式的民主、自由、平等,从此意义上说,“新中国”亟需重建自身的文化话语,在政治正统之外,亦以文化正统立于全球。

本辑即收录专题文章及相关典籍,探讨“中国”正统的变化与发展。

《思想史研究》系列丛书第九辑。收录海内外学者的七篇专题文章,或从政治,或从学术,如经、史、儒的关系、古代"中国"观念的演变等话题,讨论古往今来思想史之正统问题。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国之为中国:正统与异端之辩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
——我们是否仍处于经学时代? 谢遐龄
论“中国意识”的思想史建构 郑开
儒教研究新思考
——公民宗教与中华民族意识建构 陈明
经、史、儒关系的重构与“批判儒学”之建立
——以《儒学五论》为中心试论蒙文通“儒学”观念的特质张志强
夷夏之辨与现代中国国家建构中的正当性问题唐文明
内外与夷夏
——古代思想中的“中国”观念及其演变 曾亦
研究论文
儒学与公共空间
——五伦外出现一种新关系?[美]达尔迈耶
中国民间宗教的多元性及其现代价值 范丽珠
以拉丁表音学习汉学和传播西学的先行者
——天主教亚洲总修院17世纪以来对汉语地区的宗教教育与文化交流[马来西亚]王琛发
一维的西方人 梁家荣
经籍选刊
曾子注釋[清]阮元
覺迷要録[清]葉德輝
学术札记
正统析义 方旭东
北大本、上古本《仪礼注疏?士冠礼》点校商榷 黄铭
读书?评论
儒家政治哲学遇在当代
——评《共和与君主》一书民族性的保守主义 沈娟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命和本命的好友编的,闭眼打满分不解释。唐老师那篇文章真心不错。关于近代文化-民族-国家建构的。康章梁孙等人都提到了。巫婆,我猜你会喜欢。

评分

讨论夷夏关系两篇挺有意思,特别是由这个角度切入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

评分

可以说是一本崇古人的编集,想要重回等级划分?道德政治?或者想重建“儒教”?学不会往前看,总认为以前的才是完美的,如果大陆真到了他们所希望的,悲剧恐怕就停不下来了。

评分

本命和本命的好友编的,闭眼打满分不解释。唐老师那篇文章真心不错。关于近代文化-民族-国家建构的。康章梁孙等人都提到了。巫婆,我猜你会喜欢。

评分

也太糙,郑老师那篇文章显然是未完稿,儒学与公共空间那篇文章的译者显然是个外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