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波普爾是20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傢、哲學傢。他的思想和作品從1970年代末開始被介紹到我國,到現在,他的一些主要著作都已經有瞭中譯本,有些甚至有幾個中譯本。這本《二十世紀的教訓》是卡爾・波普爾在生命中最後幾年發錶的兩個演講和接受意大利記者賈恩卡洛・博塞蒂(Giancarlo Bosetti)訪談的記錄。和他的其他作品不同,這本書更多地錶達瞭卡爾・波普爾對過去的這個世紀的看法,對這個世界的苦難和希望的關懷。他談瞭冷戰結束後的世界,談瞭波斯尼亞戰爭,談瞭媒體的危險,談瞭知識分子的責任……由於是訪談和演講,加上波普爾一貫的清晰風格,這本書在閱讀上也非常容易。
波普爾的生平
波普爾的一生是一個化絢爛於平淡的故事。這位猶太裔思想傢於1902年齣生於維也納,10歲時就開始接觸馬剋思主義和達爾文進化論,17歲時曾為弗洛伊德的弟子、精神分析學傢阿德勒工作過。早年崇拜的這些思想大師都成為波普爾後來懷疑與批判的對象,唯有愛因斯坦是一個例個。1919年愛因斯坦在維也納的演講對他的一生發生瞭決定性的影響。
波普爾1928年在維也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來與著名的“維也納小組”成員接觸。1932年完成《知識理論的兩個基本問題》,手稿在維也納小組中傳閱。1934年在石裏剋的推薦下,手稿的壓縮版《研究的邏輯》用德文齣版。後來兩年中,波普爾訪學英國,結識瞭哈耶剋、羅素和伯林等學者,又到哥本哈根會見瞭物理學傢玻爾。在反猶太主義浪潮的壓力下,波普爾計劃離開奧地利。1936年末,他嚮英國學術資助委員會提齣申請,希望在英聯邦地區的學術機構獲得工作。他的推薦人當中有愛因斯坦、玻爾、李約瑟、羅素、卡爾納普(R.Carnap)和摩爾。委員會批準瞭他的申請,在劍橋大學為他安排瞭一個臨時教職,但波普爾同時獲得瞭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一個永久職位。1938年波普爾到新西蘭任教,開始寫作《曆史決定論的貧睏》和《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前者在1944年哈耶剋主編的《經濟學》上發錶,後者1945年在英國齣版,使他獲得瞭國際性的聲譽。
在哈耶剋的幫助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授予波普爾高級講師的職務。他於1946年初抵達英國就職,教授“邏輯與科學方法”。1950年應邀訪問美國,在哈佛和普林斯頓大學演講,其間與愛因斯坦等科學傢會麵。1959年齣版英文版的《科學發現的邏輯》,這是25年前德文版著作的擴充。1963年齣版《猜想與反駁》。1969年波普爾放棄在倫敦經濟學院的全職工作,專注於研究和寫作。1972年發錶《客觀的知識》。1974年,由席爾普(Schilpp)主編的“在世哲學傢文庫”發錶瞭兩捲本的《波普爾及其思想》(上捲為自傳,後來以《無窮的探索》單獨齣版)。1977年與艾剋爾斯(John Eccles)閤作齣版《自我及其大腦》。1980年齣版的主要著作包括《實在論與科學的目的》、《開放的宇宙》和《量子理論與物理學的分裂》。
《20世纪的教训》是卡尔·波普尔的访谈演讲录,书不厚,一百多页,也并不难阅读,但是包含的内容却远远超过书本的厚度。 发生了巴黎暴恐案之后,我正在阅读这本书。想到20世纪留给我们的教训,在本书里,波普尔的某些理论倒是和当下的世界暗合了。比如他提出的“以战止战”。...
評分波普尔有一个令人惊羡的朋友圈,而且他几乎得到了一个思想家在世俗社会中能够取得的所有荣誉。他的学生中有费耶阿本德、撒切尔夫人和索罗斯,他的仰慕者包括施密特、哈维尔和日本天皇,他对于现代科学的见解直入科学界内部(能懂得现代物理学的哲学家可不多),赢得了丹尼斯·...
評分天雨,只得在家闷着.其实就算不下雨,也还是在家闷着. 昨天扛回家新书四种,这本波普尔访谈居然拿起就放不下.不光正文精彩,一位名为刘擎的学人写的中译本序言也颇有水准.不知道这个中译本有没有惨遭"阉割",但还是要向出版社致敬! 文本很好读,丝毫不会让人产生读康德或海德格尔的...
評分“马克思认为,资本家是国家隐性的独裁者;在资本主义笼罩下,国家一定专制,独裁者必然是资本家。” ——P17 波普尔认为这话不对,因为没有例子可以证明,不过如果把这段话反过来看……
評分當再讀~
评分少看電視
评分八年前看的
评分乾巴巴地嚼完瞭ˊ_>ˋ斷章取義 點撥迷津
评分這書最好看的就是劉擎的序言 談話完全和梁漱溟晚年談話錄一樣無厘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