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民族主义浪潮席卷世界,给世界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今,民族主义已成为当代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但我们对民族主义的了解还是相当有限的。本书以欧美的经验为前提,通过考察民族主义的界定、民族主义的起因、民族主义的类型,集中讨论了关于民族主义的三个问题:第一,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民族主义不过是过去200年历史的产物,那么民族主义的起因究竟是什么?为何民族主义是现代的事务?第二,为什么民族主义在一些国家比在另一些国家更为盛行?第三,既然民族主义常常与可怕的暴力联系在一起,那么,有没有办法遏制其阴暗面呢?
迈克尔·赫克特(MichaelHechter),美国加州大学社会学教授,曾在华盛顿大学、亚利桑那州大学任教,是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赫克特教授是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著作颇丰,著有《内部殖民主义》、《遏制民族主义》、《集体团结的原则》、《社会秩序理论》等。他最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秩序等领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核心观点是国家从间接统治向直接统治的转变催生了民族主义。写的很简洁,翻译也还行。最大的问题是把参考文献直接给删了!!
评分很有启发!差异化群体的诉求,当今概以民族主义论之。尤其是社会分工体系中被边缘化的那部分群体,其诉求无论实现与否,都要引起关注。
评分「当你可以在我的国家成为少数民族时,我为什么还要在你的国家当少数民族呢?」
评分终于有人唱唱反调了!直接统治导致民族主义这一理论可能值得商榷,中国史即例外。不过书中关于澳大利亚机票和意大利语的两个例子实在发人深省。
评分民族主义,指的是意在使民族主义边界与其治理单元边界相一致的集体行动。相同的语言、宗教未必会形成认同的群体,群体的构建是以共同价值观点和以邻近关系为基础,加之相同的生产方式或消费方式。民族主义是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而兴起,为遏制民族主义,可如下方面入手:提高集体行动的成本(专制政府最能提高该成本,但互联网的出现降低了集体行动的成本)、民族认同凸显的弱化(民族认同取决于民族生产生产/消费观念)、使少数民族较低对国家主权的要求(协和民主制、选举制度、立法执法的正当程序,但主要的是联邦制,不过有意见认为少数民族领导人利用分权制度取得民族主义的物质基础,加剧民族主义对主权的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