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專敘曆代典章製度的沿革變遷,從遠古時代的黃帝起,到唐玄宗天寶末年止(肅宗、代宗以後的變革,有時也附載於注中),分為九類,以食貨居首,次以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每類又各分子目。對於曆代典章製度,都詳細地敘述瞭它們的源流,有時不但列入前人有關的議論,而且用說、議、評、論的方式,提齣自己的見解和主張。《通典》的作者是杜佑。《通典》的體例仿效紀傳體正史中的誌書,將斷代體改為通史體,是一部專門記載曆代政治、經濟等製度沿革變遷的典誌體史書。《通典》記述瞭傳說中的黃帝,下訖唐天寶末年的製度沿革。它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記述曆代典章製度的典誌體史書,為史學的發展開闢瞭一條新途徑。
杜佑,字君卿,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生於開元二十二年(734年),享年七十八歲。代宗大曆元年(766年)杜佑開始編寫《通典》,過瞭三十五年,至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全書方完成。《通典》創立瞭史書編纂的新體裁,開創瞭中國史學史的先河。
《通典》作者郑玄,西安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卒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开元(713—741)末,刘知几的儿子刘秩采经史百家之言,仿《周礼》六官分职,撰分门书三五卷,名为《政典》。此书以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议论得失,自皇帝讫天宝末,为时贤...
評分《通典》作者郑玄,西安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卒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开元(713—741)末,刘知几的儿子刘秩采经史百家之言,仿《周礼》六官分职,撰分门书三五卷,名为《政典》。此书以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议论得失,自皇帝讫天宝末,为时贤...
評分《通典》作者郑玄,西安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卒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开元(713—741)末,刘知几的儿子刘秩采经史百家之言,仿《周礼》六官分职,撰分门书三五卷,名为《政典》。此书以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议论得失,自皇帝讫天宝末,为时贤...
評分《通典》作者郑玄,西安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卒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开元(713—741)末,刘知几的儿子刘秩采经史百家之言,仿《周礼》六官分职,撰分门书三五卷,名为《政典》。此书以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议论得失,自皇帝讫天宝末,为时贤...
評分《通典》作者郑玄,西安人,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卒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开元(713—741)末,刘知几的儿子刘秩采经史百家之言,仿《周礼》六官分职,撰分门书三五卷,名为《政典》。此书以政书体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废置,议论得失,自皇帝讫天宝末,为时贤...
馬虎讀瞭第一冊中的《食貨典》。田製賦稅鄉黨貨幣部分都重要,但對於我,稍嫌簡略。《田製》中對井田製的棄用和復用(如王莽)的討論,要和《鄉黨》當中對黃帝為啥設井田的曆史想象結閤起來讀(杜佑說黃帝的目的是互助、均得、防止土地兼並;黃帝以八戶為井,九宮格中間是口井)。田製變遷從政策製定角度來看一個中心議題是怎麼讓農民耕田織桑而不是遊食(捨本逐末)。漢文景帝開始鬻爵(為啥是那時候?爵不是官)。《食貨典》中還有曆代人口統計和“丁”的定義。要結閤各史《食貨誌》和《通鑒》讀。
评分校標點用過。備份完整電子書。
评分補記 通變化、定成功
评分隻讀瞭第一冊,太長瞭,要長期抗戰
评分2016.11.27 翻完第一遍打卡,認真看的部分應該不到五分之一,看得很辛苦,慢慢來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