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能眼见的物理暴力往往是某种系统暴力的产物。这种系统暴力维持着我们身处其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为此,人们看待暴力的方式本身就是被系统所塑造的。齐泽克诊断了人们认知并扭曲暴力现象的各种形式,试图颠覆自由资本主义-基督教意识形态主宰的那种认识暴力的图像,并以“神的暴力”超越主观暴力和系统暴力的合谋。齐泽克以一部小说的故事和一句带有智者风格的话结束了他对暴力的反思:在某个民主国家的选举中,70%的投票是弃权票;重新投票后更糟,有80%的票弃权。政府认定有反政府的阴谋,因此开始秘密逮捕和审讯,却一无所获。这导致政府将应对手段不断升级,直至宣布首都进入紧急状态、炮制阴谋……最终政府自己制造出恐怖分子。然而,首都却一直继续近乎正常地运作,民众以无法理解的和谐和非暴力的抵抗阻挡了政府每一波攻击。因此,“有时,什么都不做就是最暴力的行动。”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斯洛文尼亚哲学家、文化批评家,当代最活跃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长期致力于沟通黑格尔、马克思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政治理论、电影理论及理论精神分析等多个领域都有令人瞩目的贡献。1989年他的第一本英文著作《敏感的主体》出版后,迅速获得国际认可,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耀眼的学术明星。因其犀利而独特的风格,齐泽克被称为“哲学界的摇滚歌手”。
唐健,人文科学学士(中西文学批评)、人文科学硕士(文化人类学),香港《明报》前国际新闻翻译,长期从事自由业翻译,2010年创办齐泽克学会,致力于研读和推介拉康、齐泽克及黑格尔思想。
张嘉荣,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硕士,曾任社工、心理辅导员,黑格尔-拉康主义者、齐泽克学会成员。
平均5.0 星 非常非常好的一本书 2013年6月3日 评论者 基因71 这本书给我开启了一个新视界。对暴力和社会机制的剖析非常深刻而独到。有些概念稍微晦涩一些,但是非常有启发性。反正我头一次在看书的时候看这么慢,看小逻辑和形而上学都没这么慢过,,总之算是使我非常有共鸣的...
评分在整個對齊氏著作的翻譯過程中,有很多原來在近這30年的华文(尤以香港及台灣)哲學界上所譯的字也跟不上黑格尔、馬克思、拉康、阿图賽尔、齊澤克、巴廸歐(Alain Badiou)和偉大的毛澤東的思路,這正正和這30-20年間後意識形態(post-ideological)社會的思想一置,而我特別欣賞大陸...
评分最近,齐泽克著作的中译本又出了几种,方便像我这样懒得读英文原著的人。《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11月版)我很喜欢,但看了几遍中译本,虽有收获,却很浅薄,只记住了齐泽克讲的笑话,跟不上齐泽克的思路,理解上有障碍,索性对照英文本读。 译事之难...
评分何谓语言的先天暴力?:回应<齐泽克《暴力:六个侧面的反思》中译本的翻译问题> 撰文:《暴力》中文版译者 唐健(齐泽克学会) http://www.douban.com/group/334176/ http://blog.sina.com.cn/u/2671685090 http://blogspot.com/zizeksociety 四个月...
评分在整個對齊氏著作的翻譯過程中,有很多原來在近這30年的华文(尤以香港及台灣)哲學界上所譯的字也跟不上黑格尔、馬克思、拉康、阿图賽尔、齊澤克、巴廸歐(Alain Badiou)和偉大的毛澤東的思路,這正正和這30-20年間後意識形態(post-ideological)社會的思想一置,而我特別欣賞大陸...
有道理的话值得认同,但是齐泽克更多地表现了:哲学的不节制。越读越觉得他在玩弄着什么,很可怖。
评分“爱是献上你没有而且对方也不想要的东西”;“打劫银行和开银行之间哪一个更邪恶?”;“有时,什么都不做就是最暴力的行动。”——齐泽克也许不是最深刻的,但他应该算是当代哲学家里最丰富的,他的哲学不是体系的,而是实用的,哲学——不是为了使世界变得更好,而是使这个世界的好与坏变得对我可以理解,不再被蒙蔽。
评分对系统暴力的分析鞭辟入里,各种小段子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评分五分打给原版书,跟英语对照看的。中译本错误多到令人发指……本书给毕业论文帮助太多,读完觉得又一个维度打开了。对宗教的批判深得我心
评分五分打给原版书,跟英语对照看的。中译本错误多到令人发指……本书给毕业论文帮助太多,读完觉得又一个维度打开了。对宗教的批判深得我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