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夏,来自各地的资深的文化研究学者在上海聚谈了整整五天。既是回顾:资深学者都事先提交了自己的代表性论文,供年轻学人在会前阅读,更是前瞻:对这些已成的研究结果的每一场检讨,都不知不觉就发展成对未来的新方向的探究。将这12位学者的11篇论文(其中一篇为双人合著)和10篇报告(其中两篇为双人合作),以及25位年轻学人的10篇现场评论,排列串合,编成本书,希望能藉此扩展文化研究的视野。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精读了戴锦华、蔡翔、罗永生等几个人的。怎么说呢,感觉这种纯粹的文化研究还是不适合我。我还是希望搞文学研究的,只是将文化研究作为一种方法。
评分形式很好,一篇论文搭配一篇演讲和讨论记录,另一个感受是选题太重要了
评分比较在地的论文集和演讲集,涉及两岸三地,视野广,其中的演讲篇目相对容易读一些。罗老师“骂”得很是犀利:“现代中国人没读过《毛泽东选集》,凭什么谈你独特的经验,没读过马恩选集,你怎样谈当代理论?不尊重工具,怎么有效地表达你的经验?”但总感觉这辈子是来不及了,想到一个借口,即“责怪”受到教育体制的裹挟,可明明就是自己放弃了自己而感到无望,全然嵌入犬儒心态当中。
评分基本涵盖了国内研究的现状,罗岗老师是亮点。讨论部分多有精彩之处,也不乏尴尬。王晓明真是用心良苦啊。
评分形式很好,一篇论文搭配一篇演讲和讨论记录,另一个感受是选题太重要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