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茨·卡夫卡(1883-1924),錶現主義在小說領域的重要代錶人物,被譽為德語文壇成就最高的小說傢,現代派文學的奠基人。
《城堡》是卡夫卡三部長篇小說中的最後一部,始寫於1922年,小說描述瞭這樣一個故事:土地測量員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卻受阻於城堡大門外,於是K同城堡當局圍繞能否進入城堡之事展開瞭持久煩瑣的交涉。城堡就位於眼前的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樣冷漠、威嚴,像一頭巨獸俯視著K;它代錶瞭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那兒等級森嚴,有數不盡的部門和數不盡的官吏,還有數不盡的文書塵封在那裏,長年纍月無人過目,得不到處理。麵對這座強大的城堡,K很無奈,直到最後也未能進入城堡。
小說自始至終籠罩著一種神秘、夢魘般的氣氛,寓意深刻,令人迴味無窮。
卡夫卡(1883-1924),奧地利小說傢,生前鮮為人知,其作品也未受到重視,身後卻文名鵲起,蜚聲世界文壇。他被稱為“作傢中之作傢”。《城堡》是其最具特色、最重要的長篇小說。
“不要失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失望这一点也不要失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来临,给你以支柱,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城堡》 卡夫卡的经典意义就在于此,人的能动性是在紧张的时间和逼仄的空间里得到最大激发,人的精神是丰富多彩不可预测的,内心的黑...
評分《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写于1922年,彼时他的生命还剩下最后两年。如果说稍早的《审判》尚且是一部初具“卡夫卡风格”的小说的话,《城堡》则已经是一部带有鲜明的、成熟的“卡夫卡风格”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城堡》也成了卡夫卡作品中最难读、最难理解的一部。 ...
評分整个九月我都在阅读这个小说。这是我读的第三篇卡夫卡的小说,第一篇为《一次斗争的描述》,阅读的结果以失败而告终,我完全被他的语言所击败。第二篇为《饥饿艺术家》,很好读,故事富有连贯性。第三篇则是这个长篇《城堡》。 我知道我迟早要接触这个现代派的源头,我花了...
評分《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长篇,写于1922年,彼时他的生命还剩下最后两年。如果说稍早的《审判》尚且是一部初具“卡夫卡风格”的小说的话,《城堡》则已经是一部带有鲜明的、成熟的“卡夫卡风格”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城堡》也成了卡夫卡作品中最难读、最难理解的一部。 ...
評分《城堡》至少拥有两套当局:真实存在的当局,以及众人想象中的当局。然而真实存在的当局过于庞大,且几乎从不现身,想象中的当局甚至更为庞大,其基础仅仅建立在对真正当局雪泥鸿爪式的议论之上。至少在村子里,对当局的议论是如云雾般全面笼罩下来的猜测的集合体,而这种层层...
迷人的迷宮般的城堡,什麼都寫瞭又像什麼都沒寫,卡夫卡式的文本提供瞭充滿可能性的延續瞭一百多年仍不過時的解讀維度。
评分卡夫卡的中篇本就吃不消,看長篇簡直是煎熬(也是自己心甘情願忍受的煎熬)。人物對話長到離譜(上次看這麼長的對話還是索爾貝婁),圍繞著城堡,人物之間的關係也一直在發生微妙的變化,十分精彩。K是一個標記,一個符號,一個象徵,一個無解的謎題。現在想讀《訴訟》。以及這本也是一定需要重讀的作品。
评分張榮昌的翻譯還是不錯的
评分新版版式略緊,價格略高,紙張略差。
评分從某種角度看這是一部淫穢的喜劇。結構上遠不如《美國》或者《變形記》那般嚴整,或許離成稿還有很遠距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