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受奖词
诺奖得主耶利内克成名之作 《逐爱的女人》
瑞典学院评价:她的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音乐般的动感,她用超凡的语言热诚呈现了社会陋习的荒谬及其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
布丽吉特是镇上内衣工厂的女工,不满足现状,想找一个“可靠”的男人,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当个老板娘。
宝拉生活在乡下,拥有自己的梦想。她想过干净一点、更“好一点”的生活,幻想有一天会遇到她的爱情,一起过“好一点”的生活。
两个寻找“爱情”的乡村女人,所有的生活被框在一个小小的范围里,没有出路……
《逐爱的女人》写于1975年,耶利内克凭借该作一举成名。
她是这么一位女作家:以她的锋芒毕露和激情恣意,让读者感受生存根基的震动。
——瑞典学院
社会学家不会把这本书视为社会纪实报告,但他们的确应该这样……不留情面的嘲讽使得这个故事成为真实的记录文件。记录者以看似天真幼稚的方式让肯定不再天真幼稚的读者时刻能够洞悉和透视。
——《每日镜报》
两个“逐爱的女人”都是被欺骗者……这个作家的卓越之处在于她的精确和尖锐,并以此刺向一个由错误的幸福观支撑的世界。
——《法兰克福评论报》
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奥地利犹太裔小说家、剧作家兼诗人。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问鼎该奖项的作家。
耶利内克从小开始学习钢琴、管风琴等乐器。1964年进入维也纳大学,主修戏剧和艺术史,1971年获得维也纳音乐学院的证书。深厚的音乐素养使她的文学创作颇具特色。耶利内克的创作体裁多样,不拘一格,既有散文、诗歌,又有小说、广播剧和影视剧本。
除了诺贝尔文学奖,耶利内克还先后获得数十种文学奖项,包括德国海因利希•伯尔奖(1986)和格奥尔格•毕希纳奖(1998)。
买这本书已经是一年前的事情了,其实并不长,但直到国庆前才把它看完. "如果,不是冲着埃尔弗里德·耶利内克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鼎鼎大名,我会把她的成名作《逐爱的女人》认真读完?答案:否。我想可能读完了前言,再读后记,最后看看报上的书评,了事。耶氏这本书冗长、闲...
评分不知是作者的文风,还是译者的晦涩,在这部充满哲学式思辨的小说里,我迷失在字里行间,根本无暇顾及文字。寓意是深刻而残酷的,我只能说我没有在读书中得到愉悦。好吧,我承认我不适合读需要思想的书。
评分 评分E.M.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认为中,'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了'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在他看来,故事强调时间,而情节强调因果。但在耶利内克这里,以上说法都破碎了,她发展出的说法是:‘国王死了。王后死了。’故事的构架还在,但时间关系...
评分不知是作者的文风,还是译者的晦涩,在这部充满哲学式思辨的小说里,我迷失在字里行间,根本无暇顾及文字。寓意是深刻而残酷的,我只能说我没有在读书中得到愉悦。好吧,我承认我不适合读需要思想的书。
2018的最后本书了 可惜不好看????
评分女人如果将自己的全部都押在男人身上的话,那么即使不是一个悲剧,也有可能是一场闹剧。
评分这是我今年迄今为止买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了!!!
评分译文还是太追求“文采”了,原文属于菜刀砍电线。耶利内克不好翻译,非常依靠语言。
评分如果一个人相当长时间内都是无主的,那么如果现在找到了一个好的主子,如释重负的感觉就会油然升起。(其实很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