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鹿特丹的伊拉斯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
出品人:
页数:349
译者:舒昌善
出版时间:2016-4
价格:3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3305
丛书系列:茨威格人物传记
图书标签:
  • 斯蒂芬·茨威格
  • 传记
  • 茨威格
  • 伊拉斯谟
  • 人文主义
  • 文学
  • 外国文学
  • 奥地利
  • 鹿特丹
  • 伊拉斯谟
  • 欧洲历史
  • 荷兰文化
  • 高等教育
  • 城市生活
  • 人文社科
  • 思想史
  • 大学传统
  • 跨国合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几个月来像走投无路似的进行自我保护……我选择了鹿特丹的伊拉斯谟作为自己的救星。他中庸、明智,被夹在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恰似我们今天被夹在各种对立的政治运动中一样。他处境艰难,但并不孤立……这给了我些许安慰。

——1933年12月9日,斯蒂芬·茨威格致赫尔曼·黑塞

但愿我能在这里简明扼要地说清楚:是什么使我们觉得,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这位被忘却了的伟大人物在今天仍然弥足珍贵,而且恰恰是在今天……

—— 斯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作为一位犹太裔作家,其作品在1933年纳粹上台即遭禁,其在萨尔茨堡的寓所被无端搜查,以致他不得不流亡国外,本书即是完成于颠沛流离之中。身处黑暗年代的茨威格,藉着对鹿特丹的伊拉斯谟,这位“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最终取得成功而仅仅在道义上保持了自己的正直的人”的刻画,将这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辉煌与悲情的一生,栩栩生动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11月28日在维也纳出生,自1919年至1933年生活在奥地利萨尔茨堡,1934年迁居英国,1940年获得英国国籍,随后在巴黎、纽约、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地短期逗留,做巡回演讲。1941年到达巴西里约热内卢,后移居巴西度假胜地彼得罗波利斯,1942年2月22日在该地和妻子一同自尽。

茨威格早年作为一个翻译家和诗人开始其文学生涯,翻译法语诗人艾米尔·维尔哈伦等人的诗作,1901年出版自己第一本诗集《银弦集》。他创作的小说和撰写的人物传记以及《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脍炙人口,在读者中保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他身后出版的《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是世人了解欧洲文化的经典名著。

目录信息

第一章使命感和人生的意义
第二章时代的脉搏
第三章语焉不详的早年生活
第四章伊拉斯谟写照
第五章峥嵘岁月
第六章人文主义的伟大与局限
第七章强大的对手
第八章为思想独立而斗争
第九章大论战
第十章尾声
第十一章伊拉斯谟的精神遗产
伊拉斯谟年谱
本书重要注释
人名索引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流畅的阅读经验。 一直不解为何卡内蒂如此鄙薄茨威格,读此书以及《异端的权利》,恍悟到可能三原因: 1、茨威格毕竟不是哲学家或思想史家,跟不上传主之运思而过度文学化,固然可用历史细节和想象虚构来构造一个生活世界,但对思想的理解与阐释太薄弱,且有点碎片化; 2、还...  

评分

伊拉斯谟,这位几乎快被世人遗忘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在茨威格笔下复活了。伊拉斯谟一生崇敬人性、理性、宽容、博爱、良知,信仰神学却远见地讴歌自由意志、思想独立,他对真理怀抱信心,相信真理自身的持久影响力“一种认知一旦通过语言被世人知晓,然后必定会通过纯粹...  

评分

很流畅的阅读经验。 一直不解为何卡内蒂如此鄙薄茨威格,读此书以及《异端的权利》,恍悟到可能三原因: 1、茨威格毕竟不是哲学家或思想史家,跟不上传主之运思而过度文学化,固然可用历史细节和想象虚构来构造一个生活世界,但对思想的理解与阐释太薄弱,且有点碎片化; 2、还...  

评分

伊拉斯谟,这位几乎快被世人遗忘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在茨威格笔下复活了。伊拉斯谟一生崇敬人性、理性、宽容、博爱、良知,信仰神学却远见地讴歌自由意志、思想独立,他对真理怀抱信心,相信真理自身的持久影响力“一种认知一旦通过语言被世人知晓,然后必定会通过纯粹...  

评分

很流畅的阅读经验。 一直不解为何卡内蒂如此鄙薄茨威格,读此书以及《异端的权利》,恍悟到可能三原因: 1、茨威格毕竟不是哲学家或思想史家,跟不上传主之运思而过度文学化,固然可用历史细节和想象虚构来构造一个生活世界,但对思想的理解与阐释太薄弱,且有点碎片化; 2、还...  

用户评价

评分

伊拉斯谟,一生充满辉煌和悲情的人文主义者。他的主张注定不可能实现。他并没有生不逢时,即使是换在现在,任何一个民族也容不下伊拉斯谟。正如茨威格所说,广大民众从来就不会满足于一种仅仅着眼于公共福祉的理念;在芸芸众生的心目中,除了爱情的力量以外,仇恨也要求有施展自己力量的不可告人的权利呢。个人的利己主义只想从任何一种理念中迅速获取个人的好处。具体的事物——近在咫尺的事物往往要比抽象的事物更容易被民众接受。因此,任何一个不是宣扬理想的口号而是宣扬敌对的口号的人在政治领域往往最容易找到追随者。 而伊拉斯谟,注定是个失败者。

评分

传记和翻译结合得如此完美的两个人,一气读下去完全没有阻碍。正好看到文艺复兴的东西,伊拉斯谟的解说更增添了了解,茨威格的写作一向精彩绝伦,更佩服舒作为译者专门整理的对照的历史年和注释,尽可能详细全面的展示出伊的一生和他生活的背景。

评分

一气呵成,阅读快感淋漓尽致。伊拉斯谟,茨威格,你俩好棒。对了,还得加上舒昌善,翻译太棒了。"所有孤独寂寞的人都自由自在"——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思想家,那样的话,孤独寂寞就是我最好的陪伴了。

评分

可以看出茨威格是伊拉斯谟吹,什么都是好的。没读过他的书,因此不好对这本短小传记做太高评价。译者翻译得挺好,自己加重要注释虽然认真,但个人认为简直多此一举,读者又不想看哲学家人物索引表,年表还成。

评分

传记和翻译结合得如此完美的两个人,一气读下去完全没有阻碍。正好看到文艺复兴的东西,伊拉斯谟的解说更增添了了解,茨威格的写作一向精彩绝伦,更佩服舒作为译者专门整理的对照的历史年和注释,尽可能详细全面的展示出伊的一生和他生活的背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