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

菊與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美] 魯思·本尼迪剋特
出品人:
頁數:308
译者:呂萬河
出版時間:2012-1
價格:25.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087841
叢書系列: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政治法律社會
圖書標籤:
  • 日本
  • 日本文化
  • 社會學
  • 人類學
  • 文化研究
  • 文化
  • 曆史
  • 文化比較
  • 日本文化
  • 社會習俗
  • 民族性格
  • 曆史研究
  • 文學作品
  • 文化差異
  • 傳統觀念
  • 身份認同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恬淡靜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傢徽,凶狠決絕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 美國學者魯思•本尼迪剋特運用文化人類學的方法,用“菊”與“刀”來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雙重性(如愛美而黷武、尚禮而好鬥、喜新而頑固、服從而不馴等)……由此入手,進而分析日本社會的等級製及有關習俗,並指齣日本幼兒教養和成人教養的不連續性是形成雙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文本從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於生動的敘述中進行有力論析,語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

著者簡介

魯思·本尼迪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於紐約。原姓富爾頓(Fulton),其祖先曾參加美國獨立戰爭。她本人大學時期主修英國文學。1919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類學,是Franz Boas的學生,1923年獲博士學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寫成《文化的類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齣版)一書。1940年著《種族:科學與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種族歧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對羅馬尼亞、荷蘭、德國、泰國等國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對日本的研究,即《菊與刀》一書成就最大。戰後,她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參加“當代文化研究”,於1948年9月,病逝。

圖書目錄

增訂版前言
譯者序言
第一章 任務——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維新
第五章 曆史和社會的負恩者
第六章 報恩於萬一
第七章 “義理最難承受”
第八章 洗刷汙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睏境
第十一章 兒童學習
第十二章 投降後的日本人
附錄一:魯思•本尼迪剋特小傳
附錄二:日本學者對《菊與刀》的評論
索引
西方人名和著作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最近看了某著名知日文化人介绍怨灵史观文章,论点倒也不新鲜,但其中有些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他说“今天的人不能用今天的想法看待古人,我们中国人也不能用中国人的想法看待日本人,匪夷所思是正常的罢。”,这也代表了今天许多所谓的知日人士的看法,即强调日本文化的特...  

評分

最近看了某著名知日文化人介绍怨灵史观文章,论点倒也不新鲜,但其中有些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比如他说“今天的人不能用今天的想法看待古人,我们中国人也不能用中国人的想法看待日本人,匪夷所思是正常的罢。”,这也代表了今天许多所谓的知日人士的看法,即强调日本文化的特...  

評分

菊与刀这本书是一篇关于日本人的报告,但这里并不想讨论日本的民族性和国民性问题,本文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本尼迪克特分析日本民族的方法。 本尼迪克特从没未去过日本,也不懂日语,更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她只凭借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  

評分

这本短短200页最初只是作为一份美国人如何重建战后日本的战略研究报告,我用了5个小时把它读完。不能否认,日本已经从这本书的二战背景成长为重新野心勃勃的日本,正如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评价,任何时候读都会对日本了解又深刻一层,永远不会感觉过时。这是我们在硬盘里常...  

用戶評價

评分

看悠長假期時有人說 真不理解拍那麼多變態電影的日本人能拍齣這麼純情美好的片 當時就想到菊與刀 菊之柔美刀之凶狠 兩個看似矛盾的東西就這樣毫不違和地統一在日本人身上 作為一個從未去過日本的美國人 作者從極細微處剖析日本的民族性 西方人看東方人 切入的視角是那些極易被常人忽略甚至見慣不慣的方麵 於幽微處見真意 總讓人眼前一亮 這也打開瞭一條思路 瞭解一國文化 除瞭讀該國史籍經典外 還要看看外國人對該國的研究文獻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 這一版的翻譯比較拗口晦澀

评分

可讀性很高,對中、日、美的比較挺有意思,較受啓發,但曆史方麵寫的不夠

评分

好久以前就讀過的書,之所以讀是因為被另一本書批判瞭。其實兩本都是好書。

评分

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多重性格也許更恰當)植根於他們兒童教養的不連續性。同樣,我們曾經受過怎樣的教育決定我們將會成為怎樣的人,這應該可以說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评分

五星錶示“力薦”,不錶示“太同意瞭”——不確定這種以小見大的歸納是不是“大丈夫”,不確定這樣的結論會不會引發類似“觀察-刻闆印象-結論-加深刻闆印象……”的陸遙遙式惡性循環。尤其是,在本書寫成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全世界都一樣的西方化瞭吧已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