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89年爆發的法國大革命,是世界曆史上劃時代的大事。它頗有似於20世紀初俄國的十月革命,幾乎迫使當時的每一個知識分子都要站在它麵前錶明自己的態度。第二年柏剋晚年的壓捲大作《法國革命論》隨即問世,書中以充滿瞭激情而又酣暢淋灕的文筆,猛烈地攻擊瞭法國大革命的原則。
柏剋(Edmund Burke,1729—1797年)是18世紀下半葉英國最享盛名的政治理論傢,《法國革命論》則是他最享盛名的一部作品。這本書寫成於法國大革命爆發之次歲,它和大革命前兩年英國作傢揚(Arthur Young)所寫的《法國旅行記》同為研究法國大革命的當時英國兩部最重要的第一手曆史文獻。
柏剋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的一個中産階級傢庭,他的父親是英國國教徒,母親是天主教徒;他本人也是英國國教徒,但自幼受的是貴格會(Quakers)的教育。這種宗教信仰的背景或許有助於解說為什麼他畢生要主張宗教寬容。他先在都柏林就讀於三一學院,21歲時去英格蘭學法律,後又改學政治和文學。1756年他寫成《自然社會的論證》一書,書中譏諷瞭流行一時的博林布魯剋(Bolingbroke)的理論,而且還冒名是博林布魯剋本人的作品。博林布魯剋曾認為,文明社會的齣現必然要伴隨著貧睏和苦難,並且還認為基督教可以歸結為當時流行的自然神教(Deism)。柏剋則辯論說,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切政治社會就都會成為一片混亂和無秩序瞭。次年(1757年)他寫成瞭一部美學著作《對崇高觀念和優美觀念之起源的哲學研究》;此書不但奠定瞭他的學術地位,而且在美學史上也已成為一部經典性的著作。
本文又名:远古邪恶青年学习数卷残编阿姨神棍语录心得体会二十一 当1789年10月,柏克在窗前撰写后来被他扩写为《法国革命论》的信时,讲诉的不过是两场革命,一场梦。只是这场梦影影绰绰,摇橹声荡开了桨声灯影,干净地早已不见一丝血色了。 欧洲从中古到近代的变革之一,便...
評分柏克是英国的辉格党人,辉格党在近代英国政治史中始终扮演着从王权那里取得自由的角色,而辉格党传统可以说是自由主义传统的同义词。在柏克从政的三十年中,他也一直捍卫着自己坚守的自由事业:致力于促成爱尔兰的贸易自由,推动当地天主教解放运动;支持美洲人民的自由事业,...
評分柏克认为法国大革命是革除了本国的传统,把好的坏的全部都丢掉了,而英美革命则是革除了本国传统的坏的东西,而把好的传统予以保留,柏克是基本对法国大革命持否定态度,托克维尔虽然认同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改造,但同时指出,法国大革命不是必然需要的,通过改良渐进措施,同样也能...
評分 評分一、柏克其人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书,是英国18世纪政治家兼思想家埃德蒙·柏克的《法国革命论》。此书写于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后的第二年,从它问世到今天已经过去了近两百三十年,柏克本人去世(1797年)也整整二百二十年了,可是这本书今天仍然是人们议论的对象,不但在...
09年看的。“你們開始得很糟糕,因為你們是以鄙視屬於你們的一切事物而開始的”。
评分很精彩的一部論述
评分1998年版本並非此封麵
评分時間開始瞭——自由、平等、博愛,來,我們一個一個來看:首先,自由是德國古典哲學的最高關鍵詞,盧梭為康德的自律(可能是理性主體的瘋狂)做好瞭準備,柏剋為黑格爾的曆史哲學導瞭先路,當王瑤被打的時候,他有否想到幾十年前五四一代的雅各賓式意識形態的政治神義論拍迴的巴掌?德國哲學大成也是大毀。其次,來看平等,小人得誌,沐猴而冠,被壓迫的公民即便是好公民,那麼是否就有資格與能力來讓麵包師絞死貴族,而後自己掌權?有恒産者有恒心,投機者吏行官職是沒有慎終追遠的。最後,再講博愛,盧梭主義式的人道主義並非人文主義的求諸己而後求諸人,中國要給震後的日本捐款的熱情洋溢真的不是包裝後的權力意誌麼?細思極恐。現在可以來做柏剋式反問瞭:雷洋事件雷洋的傢人能得到補償嗎?伊凡·卡拉馬佐夫的問題能得到迴答嗎?是誰要誰做齣犧牲?
评分柏剋認為政治關係像簽訂瞭契約,如果雙方沒有明顯的違約行為,即使閤同不閤時宜,最好也是簽訂補充協定修改,而非重新訂立契約。就這一點上潘恩所說的柏剋愛惜羽毛看不見垂死的鳥,就無的放矢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