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中国近代史 历史 章永乐 晚清民国史 政治学 近代史 政治哲学 民国
发表于2025-02-07
旧邦新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旧邦新造:1911-1917》是一本以中国1911-1917年间的政治大转型为研究对象的宪政史著作,探讨中国在多民族王朝国家瓦解、帝国主义列强环峙、军事力量控制权高度分散化、政治精英高度分化的恶劣环境中艰难的共和建设历程,并试图重构20世纪中国政治史的叙事。《旧邦新造:1911-1917》集中探讨了三大问题:(1)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所构成的“大妥协”,突出其对于保持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的意义,并阐发了其作为共和基础的薄弱;(2)1912-1914年在共和旗帜下的政治精英就政体选择进行的博弈和冲突,强调了国家建设的缺陷对于宪政建设的压力以及晚清以来的政治精英分化对政体选择所造成的消极影响;(3)1915-1917年两次不成功的向君主制的回归,重新审视导致共和革命之后的君宪运动成败的因素。本书熔宪法学、政治社会学、政治哲学于一炉,观点新颖,内容丰富。
章永乐,常用笔名海裔,浙江乐清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政治学博士(2008年)、北京大学法学学士(2002年),现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希腊罗马历史编纂学、西方法律/政治思想史、中国宪法与行政法。
汪晖的序言适当地拨正全书的基调,重申革命与人民。作者对康梁两位维稳大师的解读还是令人信服的。
评分为了写溥仪的论文,我尝试熟悉清室逊位相关的材料,于是阅读了这本书。我曾经觉得,自己作为比较温和的人,是不会对近代政治史感兴趣的,但这本书说明了我这一想法的错误。虽然不是很传统的历史学著作,但是作者通过中西政体对比,政治文本解读,政治理论探讨,政治实践分析,充满激情地诉说了革命派、立宪派的国家理想。诚如题目所言,“旧邦新造”,这条新造之路何其艰辛和曲折,共和派、君宪派都有自己的完整理论,但是理论与现实的错位告诉每一个当事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而最大的失意者似乎就是康有为。突如其来的革命打破了中国的传统政制,无论是妥协、革命还是守旧,都描绘着重新形塑国家政体、重新布局中央权力的图景。遗憾的是,民族问题、国际环境、地方分权让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评分民初建国史及政权史的宪法学分析。视角较新颖,论点较超然务实。(1)清朝民国的主权法统转移(2)南北妥协与国家统一(3)乱世中的政权组织(4)作为政治思想家的康有为(5)老袁到底只懂权术不懂政治(6)皇帝不是你想当想当就能当;结论:俱往矣,我党才是大赢家!
评分新邦旧造
评分民国百年回首再望。章以宪政史的维度创建性得发现了亡清与民国得主权连续性,而也正是因为此,中国才能继续以统一得疆域与政权进行国家再造。北洋集团具有实权但却不是一个具有统一纪律意识得组织最终崩解。南方政府虽然具有法统但却为了一己之利辩护其虚伪之共和。从精英到社会总动员,中国得路还长。20141211如是两年过去了,趁着王奇生老师的讨论课又重新翻了一遍,也读了章永乐老师二三两章的修改稿,尽管历史系的同学们讲了好多史料上的局限,也指明了这本书的现实关怀,政治系的同学们也会发现这本书大多仅仅是使用了一些政治学的概念而没有完整的理论框架。但历史本身就是当代人的观念在那一时期的投射,章永乐试图找寻帝制终结以后的主权连续性,这是一种追寻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关联的努力,至少从这一观念出发的宪法学解释尝试是成功的
皇帝从此不复见于中国 ——读章永乐《旧邦新造:1911—1917》 杨津涛 本书的书名取自南京临时政府所定国歌中“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的歌词,20世纪初的时候,中...
评分现代革命与宪法往往联袂出场。革命需要宪法作为总结或终结,宪法也需要革命给予动力与契机。1688年的光荣革命虽未修出成文宪法,但《权利法案》、《三年法案》以及《王位继承法》还是革新了古老宪法传统,稳步实现了激进政治变革。美国革命则像是场制宪实验,各殖民地或州的制...
评分这本书可以看作是高全喜立宪时刻的续编,是运用法学角度来谈论1911-1917年民初宪政的失败过程 最近出版的莫里循直击辛亥革命,论文集清代满汉关系研究,路康乐的满与汉等等诸多书籍都从史料上补充论证了高全喜立宪时刻论证的正确性。袁世凯其实在清末之际,一直认同中国适...
评分这本书可以看作是高全喜立宪时刻的续编,是运用法学角度来谈论1911-1917年民初宪政的失败过程 最近出版的莫里循直击辛亥革命,论文集清代满汉关系研究,路康乐的满与汉等等诸多书籍都从史料上补充论证了高全喜立宪时刻论证的正确性。袁世凯其实在清末之际,一直认同中国适...
评分《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作为《旧邦新造》的书序,实则可以独立成篇,在序文中作者提出了独立的问题,也做出了独立而有见地的解答。晚清和民国的历史和政治思想研究让诸多学者乐此不疲,尤其是1911-1917年间围绕着晚清覆灭和建立民国(包括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的诸多政治实...
旧邦新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