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

发现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英] 托尼·赖斯
出品人:涵芬楼文化
页数:327
译者:林洁盈
出版时间:2012-1-1
价格:7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85007
丛书系列:涵芬博物
图书标签:
  • 自然
  • 科普
  • 探险,艺术
  • 博物学
  • 艺术
  • 自然历史
  • 英国
  • 托尼·赖斯
  • 探索
  • 旅行
  • 文化
  • 历史
  • 发现
  • 地理
  • 人文
  • 旅程
  • 奇遇
  • 成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发现之旅》,绝对值得您珍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

蒐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300余帧精美的珍藏画作/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

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探险家、科学家、艺术家联袂演绎/一幕幕迷人的自然历史冒险故事 /三百年历史的时间隧道,携您加入未知领域的探险/与历史伟人一起遨游世界

这本书实在很难让人(剪)刀下留情,它太美了,几乎每张素描画作都在低语诉说:“将我剪下来,贴在墙上吧!”——《国家地理杂志》

《发现之旅》是一部迷人的视觉盛宴,蒐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里数百幅珍贵藏品,收录了历史上十次最重要的自然探险故事,叙述了那些世界知名探险家、生物学家、艺术家在深入海洋深处挖掘深海秘密时的一幕幕冒险旅程。

本书以过去三百年间最有趣也最重要的自然科学探索之旅为题,聚焦在航程中搜集到的艺术与图像材料。每一趟旅程都累积了极其重要的标本收藏,产生了重要的科学新知。书中的许多博物馆收藏也是第一次面世,它们绝对值得读者悉心鉴赏。过去一代代的科学家与历史学家都曾深深地为这些故事与图像着迷,并从中获得了阅读的乐趣。这本书的出版提醒我们,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自然艺术家在自然科学演替过程中的贡献不容忽视。我们若有机会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可以说每一次都是开启视野、航向未知世界的新探险。最好是随身携带这本书,在车上或飞机上随意翻阅,说不定它会给您新的领悟与启示。

作者简介

林洁盈,台湾大学动物学学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博物馆学硕士。目前定居意大利,为独立接案的自由工作者,从事翻译与博物馆规划的工作,译作包括《博物馆行政》、《艺术经理行销手册》、《威尼斯》、《设计之都 米兰—— 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美感天堂》等。

目录信息

专家推荐 / 1
前 言 / 3
绪 论 / 5
大自然的艺术 / 9
第一章:航向牙买加(1687~1689)
汉斯·斯隆爵士 / 2
第二章:探索锡兰(1672~1757)
保罗·赫尔曼、约翰·吉迪恩·洛顿、彼得·迪贝维尔 / 40
第三章:居游苏里南(1699~1701)
玛丽亚·西比拉·梅里安 / 74
第四章:漫游北美洲(1753~1777)
威廉·巴特拉姆 / 104
第五章:横跨太平洋(1768~1771)
詹姆斯·库克、约瑟夫·班克斯爵士、悉尼·帕金森 / 128
第六章:回到南太平洋(1772~1775)
詹姆斯·库克、约翰·福斯特、乔治·福斯特 / 156
第七章:勘测澳大利亚(1801~1805)
马修·弗林德斯、费迪南德·鲍尔 / 184
第八章:小猎犬号航行(1831~1836)
查尔斯·达尔文 / 214
第九章:深入亚马孙雨林(1848~1862)
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亨利·沃尔特·贝茨 / 242
第十章:深海探测(1872~1876)
挑战者号探险 / 272
后 记 / 300
传记精粹 / 306
参考书目 / 313
索 引 / 316
谢 辞 / 324
图像版权 / 325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这是一本美丽的书,为我们呈现了前人在探险中留下的图像记录。 在达尔文乃至更早的时代中,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从英国到中国需要8个月以上的航程,除了海难的风险之外,当时人们面对许多疾病几乎束手无策,此外还有孤独、气候不适应等。然而,始终有一种力量在...  

评分

我只看了目录,感觉应该是一本不错的书,值得一看。 当然了,推荐此书也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喜欢旅游、探险的年轻人,喜欢在旅途中的自由自在,热爱在探险路途中的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正是因为有这些所谓的困难,所以它才会给我带来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你呢是,是否和我...  

评分

《发现之旅》属于那种每个人的书架都应该放上一本的书,它不仅内容老少咸宜——既是自然史科普,又是素描课欣赏——而且长得实在太美了。 全书收录了超过300幅来自于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珍藏画作,鳀梨果树、秋葵、甘蕉、皇蛾、啄木鸟、鹤嘴翠鸟、孔雀、长尾巨松鼠、企鹅、海豹...  

评分

这是一本美丽的书,为我们呈现了前人在探险中留下的图像记录。 在达尔文乃至更早的时代中,人类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从英国到中国需要8个月以上的航程,除了海难的风险之外,当时人们面对许多疾病几乎束手无策,此外还有孤独、气候不适应等。然而,始终有一种力量在...  

用户评价

评分

前面几个章节的文字,台湾腔让人略不爽,“那只蛇”之类的表达方式真的接受无能。另外,拉丁文学名没有按照规范写,败笔。

评分

精美的自然史艺术。图片质量高,图说很详尽,排版也很舒服。帝国拓展疆域和殖民的野心,带来的也是博物学的兴盛。那是个何等冒险和刺激的时代,“新世界”的“新物种”任凭欧洲的植物学家们去探索、命名和分类,当然聪明的林奈用二名法让这一切混乱的称谓和描述瞬间变得有了秩序。书中提到的每一个航海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画家、天文学家、收藏家、赞助人都值得为他们写/拍一部传记(当然其中那些最有名的如达尔文、库克船长都已经享有了)。

评分

难得商务出这么漂亮一本书,却没特别的看头。若说光为里面那些精美的画么。。。确实挺漂亮的,以前的人多么奢侈啊,跑去玩还一笔一划地描画着,现在相机啪啪啪,我真不知道哪种更好一些,只是博物以前是贵族的,现在是小清新的了。

评分

难得商务出这么漂亮一本书,却没特别的看头。若说光为里面那些精美的画么。。。确实挺漂亮的,以前的人多么奢侈啊,跑去玩还一笔一划地描画着,现在相机啪啪啪,我真不知道哪种更好一些,只是博物以前是贵族的,现在是小清新的了。

评分

精美的自然史艺术。图片质量高,图说很详尽,排版也很舒服。帝国拓展疆域和殖民的野心,带来的也是博物学的兴盛。那是个何等冒险和刺激的时代,“新世界”的“新物种”任凭欧洲的植物学家们去探索、命名和分类,当然聪明的林奈用二名法让这一切混乱的称谓和描述瞬间变得有了秩序。书中提到的每一个航海家、植物学家、生物学家、画家、天文学家、收藏家、赞助人都值得为他们写/拍一部传记(当然其中那些最有名的如达尔文、库克船长都已经享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