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刘小枫 哲学 伦理 随笔 沉重的肉身 人文 文化 中国
发表于2025-02-22
沉重的肉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书收录了刘小枫的8篇随笔。
作为一个学者,刘小枫的每一部著作似乎总能在学界引起重大反响。刘小枫在这本书中用清新流畅的文笔解读了一批现代作家的经典之作,并通过复叙事使一个个沉淀在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伦理问题真正成了问题。毕希纳、昆德拉、卡夫卡、基斯洛夫斯基这些卓越的叙事思想家的叙事在刘小枫的喃喃复叙事中重新又鲜活了起来,呈现着它们敞开着的意义。
刘小枫简介:男,1956年4月生,重庆人。1978年入四川外语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82年入北京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1989年入瑞士巴塞尔大学,获神学博士学位。1993年起,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比较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比较宗教研究所所长,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兼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兼任博导)。主要学术著作有《诗化哲学》、《拯救与逍遥》、《走向十字架的真》、《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沉重的肉身》、《刺猬的温顺》、《圣灵降临的叙事》。主要学术领域为中西方古典思想、基督教思想史、德国近现代思想史;目前主要研究和教学方向为:古希腊思想史、中西方古典诗学、古希腊语文学、古典拉丁语文学、德国近现代思想、宗教-政治哲学。目前担任外国哲学、宗教学及西方哲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美学硕士点硕士生导师。
难以言喻的好,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仅仅持续五分钟的亲吻,还有秋天道路上的那缕阳光。
评分洛裡啰嗦、七扭八拐的句子讓人反胃,喜歡牽強附會,把仅在时间顺序上前后发生的事情,造出其中的因果关系,盛名難副啊
评分难以言喻的好,爱的碎片的惊鸿一瞥,仅仅持续五分钟的亲吻,还有秋天道路上的那缕阳光。
评分四年以后,带着同一个“小枫”赋予的一身沦亡殆尽的道德归罪感最终止步,始点变成终末,没有必然的遗憾,只有漂浮的庆幸。“偶然”已出于偶然而不再是我惧怕的挚友和大敌,精神史昼夜的倒行逆施如今不再令人眩晕。通过它最终确证,匆匆四年,从来不过是自己在读自己,只不过当时的阳光和大地,已经习于寻找深渊和空气。
评分自由问题说到底就是身体问题。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知道,在古希腊的生活世界里,自由和身体没有关系,而是和灵魂有关,只有灵魂才可以触及自由。那么自由问题在什么时候和身体纠缠在一起了呢?刘小枫提出是启蒙运动的产物。洛维特曾指出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历史的道义不再由超世的上帝之义(神义论)来负担,而是由现世的人之义(人义论)来负担。就是说,在古代,自由的正当性是由上帝(灵魂)来提供的,而现代自由的正当性只是由人的身体感觉来提供。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近代的法国大革命中,自由是和平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自由的伦理基础源于人的身体感觉的平等。把自由纳入到身体并不是那么简单,有时候自由反而会让身体受伤。身体是有感觉的,可能由于受到外界的侵犯而抽搐,此时自由何以安身?
灵魂与肉身在此世相互找寻使生命变得沉重,如果它们不再相互找寻,生命就变轻. 变轻是容易的,变重,亦是容易的,于我,只是回到一个熟悉的状态中,我偶尔会劝说身边的人,不要走得太快,以免把灵魂弄丢了. 上周日又买了些书来,朋友说,这些书你哪年才能读完啊?我笑,很...
评分刘晓枫的《沉重的肉身》全书有一个建基点:罪的法则,就是身体的欠然,也就是人身的有限性。 自启蒙运动以降,人们砸烂了神灵的塑像,摆脱了宗教-道德伦理的生活教条。彼岸的神灵被打破后,需要在此岸找到替代品,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大众伦理和个体自由伦理。大众伦理是社...
评分上周末,一个很久没见的大学同学A到广州来出差,我跑去酒店见他。他打了电话给另一个朋友B,在等B来酒店的这段时间内,我觉得我们应该找点话题聊--两个好久没见面的朋友在一起光是做怀念状回忆美好往事是一件叫人十分尴尬的事。于是,我跟他说了我最近做的梦。 ...
评分名人的八卦向来比其作品更吸引眼球。刘小枫老师的《沉重的肉身》里面就有这么一则八卦,说的是卡夫卡与女人的关系。如果没有《诉讼》、《城堡》、《变形记》,卡夫卡不过是一个瘦削而神经质的男人,活象《呼啸山庄》里希刺克厉夫的儿子的成年版。然而,他却有本事连甩一个女人...
评分昨天在三联拿到刘小枫《沉重的肉身》,觉得草绿色的封面很喜欢,于是下午等L理发的时候读完了开篇《丹东和妓女》,虽然只是混合着店内背景音乐的草读,心情就不怎么平静了。刚从米兰昆德拉那儿挣扎出来,这又被人牵向了轻和重的佞想。幸好我们这些坐拥沉重肉身的凡人,比较...
沉重的肉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