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战争史》是顾诚先生的第一部专著。顾诚从1977年开始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事,1982年冬写成《明末农民战争史》,1984年出版发行,广受学界和读书界推崇,初版已脱销多年。《明末农民战争史》从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叙至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失败。基于对史料涸泽而渔式的爬梳(仅方志就参阅了近千部),作者屡有不刊之论推出,尤其对几成定论的所谓“流寇主义”、“起义军封建化”,以及“李自成败退北京的真正原因”等重大历史问题,均有精深独到的见解。另对李岩其人的证伪,对“荥阳大会”的解构等,均不独谨严,亦颇具趣味。初版之后,顾诚本人曾对《明末农民战争史》错漏之处做过一番校订,对书末所附《大顺政权地方官员表》等做了大规模增补。《明末农民战争史》再版之际,将上述内容完整呈现;并以代序的形式,收录作者的一篇逸文《我的治学经历》。经家人同意,还精选了数幅照片置于卷首,以资纪念。
顾诚(1934.11—2003.6),江西南昌人,有国际声誉的当代明清史专家。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明史学会常务理事。生前仅有两部专著面市:《明末农民战争史》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明史》获国家图书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顾先生生性耿直,视学术为生命,孤灯长夜,治学谨严,是当代考实之学的杰出代表,在明帝国疆域管理体制(卫所制度)、人口、耕地及明清易代史事(南明史)等领域均有精深独到的研究,学术成果和历史结论在明清史学界具开创和奠基意义。先生还是学界公认的“三好”学者:外语好、学问好,文笔好。翻开一部专著或论文,即开启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史学历程。
对明末诸势力投入关注,始于一本叫做《三千美娇娘》的起点小说。借着背靠时代巨流,周旋于顺、明、清、杂各路人马之间的顺朝河南登封县七品知县之眼,我对明末的各色人物和大事件也算混了个眼熟。有了这些形象打底,再阅读严肃的史书,往往会有别致的兴趣,但缺点也是相应存在...
评分本书讲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到失败这一段历史,是严肃的学术著作,不过这段历史实在是跌宕起伏,看起来非常吸引人。 这本书力图每个观点都有证据支持。书中这段历史中的一些疑点谜团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比如李自成到北京后到底有没有腐化堕落,李自成为什么在山海关败在八旗军...
评分1.功力深厚,看得出作者下了功夫,佩服他翻阅无数地方志寻找蛛丝马迹的毅力。作者对“荥阳大会”“大顺政权的是否重视地方政权”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考辨。 2.阶级史观运动得当。但反复使用“进步性”“局限性”“xx矛盾”“阶级斗争”等词汇,显得有些刻板。 3.明末农民起义失败...
评分本书阶级观太强,凡是涉及明朝廷的,上至皇帝,下到臣子,他们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措施都被冠以虚伪之名。作者站在农民军的立场上太过于明显,以至于在史料的佐证上都选择对农民军有利的,对明朝不利的,不过34岁便自尽的崇祯更被戴上反动头子的高帽子。只有史料有重大分歧的时...
评分鉴于成书年代早,阶级斗争的视角和用语颇多,整体水准也显然不如后来的《南明史》,但老先生的治史功力于此书已可见一斑
评分摒弃顾老阶级斗争的立场,这绝对是本研究明末的好书,史料详实,条理清晰,点评精炼。顾老功力之深厚,治学之严谨可见一斑。《大明劫》的编剧导演应该认真研习过此书。
评分顾诚人聪明耐得住寂寞能下死力,确实是做学术的好人才,可惜这本书对唯物史观的应用十分机械,明朝混账没错,但李自成就算得了天下不过又一个高祖太祖,真没必要对他另眼高看。当然比起就差给明清皇帝跪舔的袁腾飞或当年明月,顾诚至少还保留了不隐恶的底线
评分摒弃顾老阶级斗争的立场,这绝对是本研究明末的好书,史料详实,条理清晰,点评精炼。顾老功力之深厚,治学之严谨可见一斑。《大明劫》的编剧导演应该认真研习过此书。
评分作者用了大量阶级观念语言是一个缺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