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1895—1976)
一代国学大师,首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苏东坡虽文章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艰辛,屡遭迫害,但终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他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他的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与旷达,千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星空。
学贯中西的林语堂先生用生花妙笔将一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的一生娓娓道来,一个性格鲜明、多才多艺、形象饱满、可敬可爱的苏东坡也清晰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
曾和一位男性友人讨论过有关才子才女的话题。他对于“才女”这个称呼有很多的意见,我想大概是来源于他的生活。没办法,谁让那么多形形色色女子在他面前自称才女呢?生生让这个词变味,稀释了。当然,他是学工的,不论是在德国还是在中国,都是上的僧多粥少的工科大学。所以,...
评分《苏东坡传》或许是林语堂先生最富盛名的作品,没有之一。 但是于我而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我当然知道这件作品林先生是用全英语写的,再翻译成中文,就算译者再如何高明,到底也只是“二传手”。 但是如果仅仅是翻译的问题,我是绝不可能给这本书打这个分数的。 总觉得作...
评分曾和一位男性友人讨论过有关才子才女的话题。他对于“才女”这个称呼有很多的意见,我想大概是来源于他的生活。没办法,谁让那么多形形色色女子在他面前自称才女呢?生生让这个词变味,稀释了。当然,他是学工的,不论是在德国还是在中国,都是上的僧多粥少的工科大学。所以,...
评分这本书断断续续地读了两个月,在无所事事、轻轻松松的这几个月里,不着调地吃喝玩乐,读书,模糊地揣度着即将进入的社会,和雾一般的未来。 一直很敬佩苏东坡,为他开创性的豪放词风,胸有大气象。为他深研佛学却不皈依佛教的神秘,以及和佛印对答的幽默达观。为...
评分“……男人一生在心思和精神上有那么奇特难言的惊险变化,所以女人只要聪明解事,规矩正常,由她身上时时使男人联想到美丽、健康、善良,也就足够了。男人的头脑会驰骋于诸多方面,凝视新的事物情况,为千千万万的念头想法而难得清闲,时而欣喜雀跃,时而有隐忧剧痛,因此觉得...
这本书,是早于几天前读完的,再评星级指数时,有种一反往日对五星的苛刻。想到林语堂选材的诚心和组稿的不易,个人情感上偏加一星。林语堂倾慕苏东坡,苏东坡倾慕陶渊明,但凡有生临近触碰到这样的灵魂引伴,因为吸引所以相似,精神上都是通常和光明的。这本书的背后有一行副标题——古代政治文人的典型范本,再回首勘探目录拉开苏东坡一生的框架,深悟认同。天才行路,但凡坎坷,格局深远,收尾回响。一门三苏,虽然苏东坡如此熠熠生辉,相较之下的苏洵和苏辙,仍能看出三人相映在宋朝那个时代造就的文学盛况,细细揣摩三人的性格成因,也是颇值得人回味的(这也是弟弟子由不同于兄长,沉稳练达,官至副相,后精于瑜伽炼丹;而东坡更具天才的幽默和真性,不记仇,全才发展深究人生的各领域,颇似达芬奇和张岱)。读完,再想周易中的爻,似有所感。
评分苏东坡,真名士自风流!只是林语堂写得拖沓了些,有一种一股脑把苏东坡的趣闻轶事往书里塞的嫌疑。
评分不知有多少人和我感觉一样,读到后来就读不下去了。
评分老一辈的学者就是有这股子耐心和钻研劲儿。看书末那好几篇子密密麻麻的的参考资料就知道了。跟着林语堂把苏轼这一生走了一遭,他的才情和豁达定是影响了好多人,那篇考试必背古文记承天寺夜游,当初被逼无奈背得滚瓜烂熟却全没理解其中之美感,现在看来写得是真好,那么短小的篇幅境和神却都有了~
评分苏东坡,真名士自风流!只是林语堂写得拖沓了些,有一种一股脑把苏东坡的趣闻轶事往书里塞的嫌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