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诸子集成:荀子集解》讲述荀子,名况,号卿。约生于公元前313年,死于公元前238年。战国时赵国(在今安泽一带)人。他是战国末期儒家学派中的大师,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象、教育家。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荀况一生到过很多地方。曾在齐国游学,在稷下(今山东临淄北)学宫同各个学派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并二次担任学宫祭酒(行礼时的首席)。后来又到过秦国、赵国。他对社会历史进行反思,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历史渊源、学术流派及现实政治问题都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剖析和价值评判。
读完《荀子集解》(王先谦,中华书局), marker一下 今天终于把《荀子集解》给看完了。说实在的,我还是有点小激动的,因为我真的没想到我能看得完。虽然不是第一次读文言文了,但是这本书还是让人读的很痛苦。按照百度的说法,“此书自来无解诂善本,唐大理评事杨倞所注已为最...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第二遍读。第一遍读的是平装本。荀子是韩非的老师,韩非的理论来源于此,读了二人的书可以对比就知道了。荀子的论礼是完善了儒家的法制理论,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是,在此,中国的法制可以走向两个方向,一个是伦理道德的,可能会发展出民主思想,虽然汉代用了儒家,但也是婊子立...
以“礼”为纲,几乎可以贯穿起整部的《荀子》。王先谦的集解很重视王念孙、俞樾的看法。第95页13行,“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若夫总方略”,句号应移到“也”字后面。第266页2行,“弓失不调”应作“弓矢不调”。第363页14行,“故其立文饰也至于窕冶”,“至”前脱“不”字。第445页7行,“有圣人知之者”应作“有圣人之知者”。
评分嗯,看荀子撕子思孟子,其他子之徒,骂之曰"鄙儒""贱儒""俗儒""沟瞀之儒",通体舒泰哈哈哈
评分近读荀子,获益匪浅!荀子门徒中出了韩非李斯这样刻毒的法家,使得荀学一直以来为人诟病。余以为,非荀子之过,世道剧变,实时势所为也。 荀子对墨子的批判:非乐使天下乱,节用使天下贫,无以行赏罚,伐本竭原而焦天下。相当中肯! 荀子,于思孟之学,去其高蹈。于老庄之学,取其机数。为学之广,不拘门户,以知为上,为后人所罕有。 荀子之实学,集先秦儒学之大成,去乱趣礼,安邦定国,足矣! 选《臣道》篇里的几句: 仁者必敬人......人贤而不敬,则是禽兽也;人不肖而不敬,则是狎虎也。禽兽则乱,狎虎则危,灾及其身矣……敬人有道,贤者则贵而敬之,不肖者则畏而敬之;贤者则亲而敬之,不肖者则疏而敬之。 以此自警,足以保佐平安。古人云:明哲保身!此言不虚。荀子所说之性恶,实为性善,用心良苦!
评分还是孔子和老子厉害,荀子和孟子比,更现实些,难怪不怎么被后人所喜爱~~
评分荀子所得孔子真意远较孟子为多。崇孟千年对中国社会产生的负面效应却没在学界形成共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