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齣文化的封閉圈

走齣文化的封閉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三聯書店
作者:張隆溪
出品人:
頁數:275
译者:
出版時間:2004-10
價格:1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2150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張隆溪
  • 比較文學
  • 文化研究,
  • 文化研究
  • 文化
  • 文學理論
  • 文藝理論
  • 學術
  • 文化反思
  • 思維突破
  • 認知拓展
  • 獨立思考
  • 社會觀察
  • 思想自由
  • 文化批判
  • 自我覺醒
  • 知識探索
  • 視野開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著者簡介

張隆溪

四川成都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係,為“文革”後第一批研究生。1981年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3年赴美留學,1989年獲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同年受聘於加州大學河濱校區,任比較文學教授。1998年起,任香港城市大學比較文學與翻譯講座教授兼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範圍包括英國文學、中國古典文學、中西比較文學、文學理論及跨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有:《二十世紀西方文論述評》(三聯書店1986)

圖書目錄

新版序
導言
1.文化、傳統與現代闡釋
2.走齣文化的封閉圈
3.關於理論上的時髦
4.多元社會中的文化批評
5.知識分子與現代社會
6.什麼是“懷柔遠人”?
7.起步艱難:晚清齣洋遊記讀後隨筆
8.維柯思想簡論
9.美的追求:懷念硃光潛先生
10.《硃光潛美學文集》讀後雜感
11.錢锺書談文學的比較研究
12.錢锺書的語言藝術
13.思想的片段性和係統性
14.懷念錢锺書先生
15.讀《我們仨》有感
16.論錢锺書的英文著作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家里的老北大人说起现在的北大都觉得几乎无“文化”可言。我母亲谈起近几年偶尔的同学聚会:到最后做了学问的没几个,就是还混在学术界的几个也是各自郁闷,寻找着可以让这辈子过得更舒服的生财之道...... 显然,浮躁的不是某几个人,而是一种通病。然而除了浮躁,还有其他一...  

評分

家里的老北大人说起现在的北大都觉得几乎无“文化”可言。我母亲谈起近几年偶尔的同学聚会:到最后做了学问的没几个,就是还混在学术界的几个也是各自郁闷,寻找着可以让这辈子过得更舒服的生财之道...... 显然,浮躁的不是某几个人,而是一种通病。然而除了浮躁,还有其他一...  

評分

家里的老北大人说起现在的北大都觉得几乎无“文化”可言。我母亲谈起近几年偶尔的同学聚会:到最后做了学问的没几个,就是还混在学术界的几个也是各自郁闷,寻找着可以让这辈子过得更舒服的生财之道...... 显然,浮躁的不是某几个人,而是一种通病。然而除了浮躁,还有其他一...  

評分

两个出走:第一,即便是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也不再仅止是一国自己之史和一国自己之学; 第二,只有对所有理论保持距离,永远持批评态度,才是真正的转益多师谢吾师,才如陈寅恪先生所说,从我的学说即是我的学生。

評分

家里的老北大人说起现在的北大都觉得几乎无“文化”可言。我母亲谈起近几年偶尔的同学聚会:到最后做了学问的没几个,就是还混在学术界的几个也是各自郁闷,寻找着可以让这辈子过得更舒服的生财之道...... 显然,浮躁的不是某几个人,而是一种通病。然而除了浮躁,还有其他一...  

用戶評價

评分

願你今天普通話考試取得佳績。

评分

喋喋不休

评分

真過癮。 前半部分主要寫西方後學理論、東方主義與中國文學經驗的關係,點明不要過度強調差異,要勇敢走齣文化的封閉圈。我們需以第三世界的實際經驗來檢驗西方的各種理論,並對中國現狀進行反思和批判。警惕我們不要在一味強調西方文化霸權的同時,丟失瞭西方來的發展成果——如果說民主自由隻適用於西方,倒不如說電視科技不適閤東方。隻以東方主義反西方往往會忽略中國學界更需發展和進行的自省。 後半部分懷念錢老和硃光潛先生也寫得很好。 ps: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如果脫離瞭具體文本的細節,隻進行空談的理論,這樣就難以令人信服。錢锺書先生令我們敬佩的絕不是所謂的二元中西方比較,而是多語種多文化多文本的細節同異,顯示齣來的絕對紮實的功底。

评分

20090906-20110918

评分

4.5 我應該是通過看奧爾巴赫,想瞭解維柯,然後摸到的這本書。於是讀完維柯那篇以後,我就倒著看這本書。在讀完7《起步艱難:晚清齣洋遊記讀後隨筆》後,從頭開讀。 我被張隆溪筆下的錢鍾書感動瞭,正好最近也在讀《圍城》,藉此想開看《管錐編》及《談藝錄》,順便把楊絳一些書補上。p.s.談錢鍾書外文寫作一篇,可以補充童慶生《漢語的意義》。 後半部分是溫柔的張隆溪,他很有意思,語言文字平易近人,不故弄玄虛套用理論話語,但又自有深意。中西文化如何交流,如何找到“抓手”。 前半部分則是果決的張隆溪,不趕時髦,不隨聲附和看起來很酷的理論潮流(福柯、德裏達等),非常公允地在自己的閱讀基礎上寫明對這些理論不當處的批評(“我不同意詹姆遜balabala,我對宇文所安和餘寶琳提齣批評balabala”等)。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