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鞦左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是學習、研究先秦曆史、文學、哲學和語言必讀的典籍。作者積數十年之力,對左氏《春鞦》經、傳作詳細校勘、分段、注釋,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及近代考古資料,融會貫通,時齣己見,是為當代《春鞦左傳》集大成之全注本。
楊伯峻(1909~1992)中華書局編審,湖南長沙人。193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解放前曾任馮玉祥研究室成員、中山大學講師。解放後曆任湖南《民主報》社社長,湖南省政協秘書處處長,湖南省統戰部辦公室主任,北京大學、蘭州大學副教授,中華書局編審。中國語言學會理事。著有《文言虛詞》(中華書局1965年)、《文言語法》(中華書局1963年)、《列子集釋》(中華書局1979年)、《孟子譯注》(中華書局1962年)、《論語譯注》(中華書局1962年)、《春鞦左傳論》(中華書局1981年)、《春鞦左傳詞典》(中華書局1985年)、《楊伯峻治學論稿》(嶽麓書社1992年)、《楊伯峻學術論文集》(嶽麓書社1984年)等。1984年為電大主講《淺談〈詩經〉》、《〈春鞦左傳〉淺講》、《〈論語〉和〈孟子〉》,所講內容作為教材收入《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齣版社1984年)。
不知这样说会否稍嫌武断,但如果不算《春秋》——它更近于经或可不入史书之列,我想说,《左传》可能是中国有史书传统以来最克制、最冷静、最近乎天地不仁的自然式书写了,跟二百年后另一个坐标式的历史书写者司马迁不一样,后者更像一个怀揣着某种隐秘激情的布道者,以历史为...
評分近日读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至晋献公一朝,总想说两句。 晋献公,姓姬,名诡诸,春秋时期晋国国君,做过的最为大家熟悉的事,应该就是已编入“三十六计”之一的“假途伐虢”。我们常说的春秋五霸之中虽然没有晋献公,但是他也完全可以说是在春秋时期成就了一番大业的。《史...
評分 評分《左传》算是读完了,而且连续读了两遍。然而虽是读了两遍,而且读的还是当代所谓集大成之作的《春秋左传注》,但是我仍觉着自己于《左传》是陌生的。《左传》太难读了! 《左传》一般认为是《春秋》的注释本,然而毕竟它也是两千多年前的书,所以后人读起来,还是有很多难懂的...
重讀,越來越能敏感地體察楊氏對杜預注的去取瞭……當然,也是有得有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评分:K225.04/4922
评分春鞦無義戰,後代盡惡戰!
评分將傳統小學功底和現代學術眼光較好結閤而完成的一部儒傢經典新注,是瞭解集權統治政體誕生前中國社會曆史文化的一把鑰匙
评分近人注《左傳》之扛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