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克里希那穆提(1895-1986)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卓越的灵性导师,一生当中走遍全球超过60个以上的国家演讲,像世人传达正视人心、了解实相、认识爱与恐惧的教育理念。他的演讲录及著作已超过70本书,并被翻译为各国语言。
《心灵自由之路》是克里希那穆提在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及瑞士等地所做的精彩谈话的讨论。他以素有的亲切态度及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为人们深入探索自由的真义,人与思想的关系,何谓爱,恐惧的根源,轮回与转世,意识与潜意识,生与死,暴力的本质,人类根本的改变等问题。他的言论可谓是在禅宗之外,另一种直指人心的言论,甚至比禅宗更直接,透彻。
我想深刻定境的基础就是身心和情感的均衡祥和,而且还要把所有的有为法放下。 -焦躁的心自然想要不焦躁。 -没错,那么就去对治焦躁,而不要考虑定境。 -但是焦躁的心总想寻求相反的状态。 -那么它就必定陷入冲突。因为想要不焦躁,其实就在强调焦躁。 我想知道身心和情感的祥...
评分克氏的这一系列演讲和讨论,书名起做《般若之旅》。那么什么是般若呢?就是无上智慧的意思了,是大智大慧无上智慧无敌智慧。 这本书当然谈了很多东西,从无我到空性,从恐惧到依赖到抗拒。其实终极答案已经给出来了,就是不抗拒。 接触过很多读克氏的书的人,大部分人有两个...
评分好的地方是,语言和理解还算精准,虽然我没看过原文,但是翻译过来语言很流畅。缺点是胡茵梦自己也说了,为了方便许多懂佛教的人理解,用了佛教的词汇,但是对于我这种对佛教词汇不了解,造成了不小的障碍,而克氏的话里并没有借助佛教词汇,人为增加了障碍。操,真他妈自私 这...
评分我想深刻定境的基础就是身心和情感的均衡祥和,而且还要把所有的有为法放下。 -焦躁的心自然想要不焦躁。 -没错,那么就去对治焦躁,而不要考虑定境。 -但是焦躁的心总想寻求相反的状态。 -那么它就必定陷入冲突。因为想要不焦躁,其实就在强调焦躁。 我想知道身心和情感的祥...
评分让我一直都在研究思考的问题好像有了答案,这个答案可能就是明与暗的关系。明了就没有暗。这种持续的如实观照不容易,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那种惯性。应反复的练习知道将如实观照成为习惯,也许习惯了那个我就淡了或是消失。还需要再多读几篇可能还有新的感受。继续吧!
要关照真实的自己,放弃旧有而认真聆听,毫无反应的聆听,才能达到真正的寂静之境。
评分因为是对话集,所以阅读效率不高
评分除了感受之外,并没有你这个观察者和所观之物的存在。但是等到你这个观察者一插进来,就开始有了意念。意念是过去的产物,意念根本没有新的,这些陈旧的念头就开始干预当下正在发生的事。这种念头的干预就是自我,你只有通过对这些念头的观察才能了解这个自我。既然恐惧是我的一部分,我又何必怕它呢?只有当思想插手进来企图改变一切时,恐惧财产生。
评分不明觉厉
评分道理很对,但也极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