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

结构--解构视角--语言.文化.评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郑敏
出品人:
页数:238
译者:
出版时间:1998-11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2031017
丛书系列:新清华文丛
图书标签:
  • 郑敏
  • 文学理论
  • 华语
  • *中国现代文学
  • 解构主义
  • 西方文论
  • 现代诗
  • 流行
  • 结构
  • 解构
  • 语言
  • 文化
  • 评论
  • 文本分析
  • 哲学
  • 批评理论
  • 话语
  • 身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法国德里达出版三部解构主义的经典著作为起点,开始了西方人文学科的解构世纪。解构主义思潮是对结构主义的重大突破,因此也被称作为后结构主义。本书集作者多年来的研究之所得,除对结构-解构思维的基本观点作了评介之外,并以之为理论视角,对中国20世纪的文化、语言、文学理论的各种变革、发展中的现象进行审视和分剖。作者视野广阔,涉及到中华古老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本世纪汉语变革中的问题、语言观的革新、重新认识汉字的审美功能与诗意、文本解读、语言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可分性等诸多方面。

作者简介

郑敏,1920年生于北京,祖籍福州。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52年获美国布朗大学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回国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同时也是著名的“九叶派”诗人。迄今仍不倦地创作诗歌。

目录信息

前言 从结构观走向解构观的必然性
第一部分 走进解构思维
引言
解构主义与文学批评
自由与深渊:德里达的两难
知其不可而为之:德里达寻找自由
两种文学史观:玄学的和解构的
解构思维与文化传统
第二部分 解构语言观
引言
语言观念必须革新:重新认识汉语的审美功能与诗意价值
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
关于《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之商榷汉字与解构阅读
20世纪围绕语言之争:结构与解构
语言符号的滑动与民族无意识
一场关系到21世纪中华文化发展的讨论:如何评价汉语及汉字的价值
第三部分 解构评论
引言
20世纪祖国大陆文学评论与西方解构思维的撞击
何谓“大陆新保守主义”
从对抗到多元――谈弗・杰姆逊学术思想的新变化
保罗・迪曼的解构观与影片《红高粱》
评论之评论――谈朱大可的“迷津”
漫谈中华文化传统的革新与继承
文化・政治・语言三者关系之我见
学术讨论与政治文化情结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全书既是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破除了解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解,书写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运动,而是开放的、自由的、非中心的。同时注重和中国文论的对比,德里达和庄子都指向自由,而庄子的自由要求顺性不刻意,不勉为其难,而德里达追求自由是出于不可遏制的生的本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构语言观看得不太仔细,解构对语音的反对,走向书面文字,以及德里达对汉字的强调,与中国现代废除汉字、汉字本质的西化密切相关。哎……总之解构主义是一种革命的开放的方法论。不好好看的部分想读了原著之后再来一遍吧。

评分

全书既是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破除了解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解,书写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运动,而是开放的、自由的、非中心的。同时注重和中国文论的对比,德里达和庄子都指向自由,而庄子的自由要求顺性不刻意,不勉为其难,而德里达追求自由是出于不可遏制的生的本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构语言观看得不太仔细,解构对语音的反对,走向书面文字,以及德里达对汉字的强调,与中国现代废除汉字、汉字本质的西化密切相关。哎……总之解构主义是一种革命的开放的方法论。不好好看的部分想读了原著之后再来一遍吧。

评分

全书既是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破除了解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解,书写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运动,而是开放的、自由的、非中心的。同时注重和中国文论的对比,德里达和庄子都指向自由,而庄子的自由要求顺性不刻意,不勉为其难,而德里达追求自由是出于不可遏制的生的本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构语言观看得不太仔细,解构对语音的反对,走向书面文字,以及德里达对汉字的强调,与中国现代废除汉字、汉字本质的西化密切相关。哎……总之解构主义是一种革命的开放的方法论。不好好看的部分想读了原著之后再来一遍吧。

评分

全书既是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破除了解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解,书写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运动,而是开放的、自由的、非中心的。同时注重和中国文论的对比,德里达和庄子都指向自由,而庄子的自由要求顺性不刻意,不勉为其难,而德里达追求自由是出于不可遏制的生的本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构语言观看得不太仔细,解构对语音的反对,走向书面文字,以及德里达对汉字的强调,与中国现代废除汉字、汉字本质的西化密切相关。哎……总之解构主义是一种革命的开放的方法论。不好好看的部分想读了原著之后再来一遍吧。

评分

全书既是对德里达的解构理论的介绍,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破除了解构主义与虚无主义的误解,书写不再是一种封闭的运动,而是开放的、自由的、非中心的。同时注重和中国文论的对比,德里达和庄子都指向自由,而庄子的自由要求顺性不刻意,不勉为其难,而德里达追求自由是出于不可遏制的生的本能,只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解构语言观看得不太仔细,解构对语音的反对,走向书面文字,以及德里达对汉字的强调,与中国现代废除汉字、汉字本质的西化密切相关。哎……总之解构主义是一种革命的开放的方法论。不好好看的部分想读了原著之后再来一遍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