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年),字賓四,著名曆史學傢,江蘇無锡人。1912年始為鄉村小學教師,後曆中學而大學,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閤大學等數校任教。1949年隻身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起定居颱灣。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為作者的專題演講閤集,分彆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稅、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製度作瞭提要勾玄的概觀與比照,敘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瞭中國曆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瞭近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言簡意賅,語重心長,實不失為一部簡明的“中國政治製度史”。
从小喜欢就读历史书,记得看的第一本小人书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上了大学后读过的名家史书不少,不少都是大部头的著作,但深刻印象的书并不多。有些书确实写得很精彩,见解论述精妙,但不知为什么印象却并不怎么深刻。反而是一些薄册子,论述简约却回味无穷。钱老爷子这本...
評分原书讲述了政治制度的四个范围,即政府组织、考试和选举、经济制度(田赋)、国防和兵役制度,此处只整理出政府组织之要点。 一 汉代 (一)皇室与政府 两大主题:1、皇室和政府的职权划分,2、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这两大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贯主题 皇权和相权 皇帝:...
評分在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其重点阐述的一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治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伴随了整个封建社会政治史。那么根据钱穆先生在本作中的阐明,我们显然可见,钱穆先生认为中央权力对地方的深...
評分在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其重点阐述的一部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中国古代政治最重要的关系之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伴随了整个封建社会政治史。那么根据钱穆先生在本作中的阐明,我们显然可见,钱穆先生认为中央权力对地方的深...
評分我想,这本书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读者思路,使人认识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其复杂的一面,除此之外恐怕没有太多意义。 稍举一例,以该书对“贤人”政治的描述来说,钱穆显然具有一种中国传统士大夫式的精英意识,以及不谙政治实务的书生意气。我们这个国度的实际情况是,除了去...
一星扣在最後一章,對清代的論述實乃此書之最大敗筆,雖說從前四代的觀點大體也能理解錢穆先生對於“無製度而隻有權術”的清代的鄙夷,但我們必須看到若清政隻是如此,也斷斷不能延續百年之久,直到不可違的外力入侵纔徹底打破僵局。此外此書真是一流必讀好書,不僅諸如鹽鐵稅之類增長見聞,而且錢穆娓娓道來,將每一製度的前因後果一一敘述,三公九卿之源頭和演化,讓我事隔這麼久總算明白曆史書上說的相權和王權的關係。幾點感想,製度本身立時都是好的,但是逐漸會沒落下去,一是環境變調依然生搬硬套,二是所費龐大終將懈怠(唐朝戶籍製)。在錢穆心中,製度起得是匡扶人之用,而在我看來,中國和西方近代不同的地方在於,社會中真正不可動搖的部分,一個是人(皇帝),一個是法。就是這樣,纔一個阻撓瞭法治的徹底,一個為人治奠定瞭最後的基礎。
评分內容和結論上其實毫無資格打星。但布局和筆法是真有利於讀者或聽眾提高入門性學習效果。
评分二十歲前讀過人生會大不一樣係列。
评分二十歲前讀過人生會大不一樣係列。
评分算是錢穆批注版的中國曆代政治製度巡禮,錢老曆史底子紮實,一再強調製度和時代現實條件的契閤性之關鍵。看得齣,他比較推崇漢唐的製度成就,很瞧不上清朝,甚至堅決的直接以滿族和中國人分為兩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