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的传统

新文学的传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夏志清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76
译者:
出版时间:2005-05
价格:21.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148810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夏志清 
  • 文学评论 
  • 中国现代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 
  • 中国文学 
  • 现代文学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着重发展了《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观点,着重探讨了“五四”以来受过西方新思潮洗礼的现代作家、评论家对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建构,评点“新传统”的建设者和继承者的功过得失,高屋建瓴,卓见迭出。

《新文学的传统》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果然读自己心宜的书是惬意的,我大概已有十多年的五四情结,所以一向醉心现当代文学,然考研方向始终未曾最终确定,所以自九月以来,说所看的书涉猎甚广倒也勉勉强强。然而终究外国文学似就着牛奶吃下的一片索然无味的白面包,虽不慎美味,但淡淡清香亦不觉厌,也可充饥。...  

评分

逛书店,发现这本书再版了,封面要花哨些,还印上了夏先生的像。虽然有塑封,翻不得,但估计九成九还是个格子丛生的阉割版。看到第四页有六个格子表示删节,开始还以为一个各自代表一个字,后来发现这种想法太过想当然。“六”其实只是虚指,不拿足本来还真解不开格子背后的谜...  

评分

1. 书有一章是评论四本现代文学史的,因为这些文学史的书本身也是评论,而夏志清又来评论这些书,所以占尽便宜。对对错错只能靠读者自己来甄别了。 2. 夏志清大力赞扬的琦君的《一对金手镯》(http://web2.tcssh.tc.edu.tw/school/guowenke/work/student/20308.htm),我看了感...  

评分

上一次看格子书,是十二年前的《废都》,新星出版社的这本新文学的传统同样是充满了格子,当然不是床第之事,跟复旦大学出版社对中国现代小说史的删减的方式又不一样。猜字成了一种有趣的游戏,而且委实也很简单——无非是右派清对新政权的泻愤。 不过买这本书有点亏了,因为...  

评分

果然读自己心宜的书是惬意的,我大概已有十多年的五四情结,所以一向醉心现当代文学,然考研方向始终未曾最终确定,所以自九月以来,说所看的书涉猎甚广倒也勉勉强强。然而终究外国文学似就着牛奶吃下的一片索然无味的白面包,虽不慎美味,但淡淡清香亦不觉厌,也可充饥。...  

用户评价

评分

考研准备时翻过,印象深的是删的字保留空格

评分

夏志清此人颇有趣,言既毒辣,性且顽固,每道人所不敢道,虽不乏偏见然皆出本心。多有一反“常识”之语,如鄙视冯友兰之英文,鼓吹内山完造间谍说等,对钱钟书倒是无保留的佩服,亦可怪也。此老甚迂,直言不解敬畏之名作家何以醉心侦探小说,诚可笑也。

评分

这个比他谈古典小说的那本差多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就算夏志清这种水准,尚有众多观点,看法受限于角度与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其实并不难在研究对象,而难在一个越来越强大的全球化背景和不断飘渺的文化传统。

评分

由于我对台湾文学和海外汉学的无知,整本书读下来,颇觉乏味。但已经开始了,又不便像读《周易》一样半途而废。谓其"千钧一发"未为不可。书中著名的胡适文凭考,我个人以为全无必要,但或学界有此必要。虽然我是一个向来不知道怎么对台湾文学下手的人,但读这本书至少窥到了一些端倪,至少改变了我一向不把台湾文学当回事的态度。全书我最喜欢的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序》和《五四杂感》两篇,料是话题熟悉所致。而前者所言中国文学深度缺乏之根源与宗教的关系,非常高明。后者则对五四之暴力与不斯文多有批判,又与我近期近代史学习所感相似。另外,整本书还要感谢夏老提供了钟书的书信手迹和其内容。钟书的闲文太少见了,而如此一篇书信简直是可贵之极。不过,此书缺点也颇大,或因属于闲文散集,而未能洞见夏老之治学思想理念。

评分

犀利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