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文革"

重读"文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香港] 许子东
出品人:
页数:298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86214
丛书系列:许子东讲稿
图书标签:
  • 许子东
  • 文革
  • 历史
  • 历史与记忆
  • 文学理论
  • 文学
  • 政治
  • 随笔
  • 文革
  • 历史
  • 社会
  • 反思
  • 记忆
  • 政治
  • 时代
  • 批判
  • 思想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大部分文章2000年曾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原题《叙述“文革”》,出版社改题为《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五十篇“文革”小说》。据说当时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教授听到此书是重新解读“文革”便有些质疑,后来经过其他编委解释才知并非(至少不会全是)“新左派”重新评论“文革”。在《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里,我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尝试借用一种现代文学理论(普洛普的结构主义方法)来解读具体复杂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现象;二是尝试从文学角度讨论“文化大革命”如何成为一种被阅读乃至再读的“文本”。拙作出版后有不少批评,缺陷疏漏当然不少。本想借这次出版《讲稿》的机会,将研究范围扩大五、六十部或七十部“‘文革’小说”(主要包括近十年的作品),但因为生病,这个重写计划也暂时没有完成。期待日后还有再版续写的机会。

但这一卷《重读“文革”》,还是对《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做了很大程度的修订增删。一方面是文字修订,另一方面是增加了第六章到第九章的内容……最近十年常越界电视,有网友观众批评我常常在讨论现实问题时提到“文革”,“为什么老是念念不忘呢?”这是他们的疑问。说实话,也是我自己的疑问。我想,于私,是个人记忆。至今仍会在梦中见到父亲在电子管收音机前听九评、北京女红卫兵抄家时亲切的目光:“别害怕,你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街上群众欢呼剪人裤腿、下乡火车启动时的哭声混合东方红乐曲声、下放干部告诉惊讶的村民“尼克松要来了,毛主席决定,这一次不杀他”……怎么办呢?生死在这个时代,偏偏这些印象刻得最深。我很羡慕那些脑子也能和躯体及生活方式一起与时俱进的人们,可我就是不行。有次雪天住进维也纳一个城堡,做梦却在江西坐手扶拖拉机,山崖旁路很窄。

作者简介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为了忘记的集体记忆》《呐喊与流言》《香港短片小说初探》等。自2000年担任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栏目嘉宾。

目录信息

“灾难”的前因与征兆
“灾难”降临方式
考验与拯救
反思与忏悔
重读“文革”的不同方法
海外华文小说中的“文革叙述”
红卫兵——知青的历史命运:以《红色黄昏》为例
红卫兵——知青的理想主义:《金牧场》与《金草地》
对“文革”的几种抗议姿态
附录一 “五十篇小说”目录
附录二 “五十篇小说”作者简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的意义,本就没有想过他增生和加固对文革的某些认识和评价,而是恰到好处地,作为一本品论,对于没有足够时间去翻阅和考证所有文革小说的价值和写作重点的我来说,这本书在较大意义上作为一种顺藤的工具,搜略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文革小说。 豆瓣读书序列里面有“100本文...  

评分

文学评论类的作品看得比较少 第一次看还是有那么点感觉到被吸引被震撼 挺不错的 不知道是因为题材 还是因为体裁 自己的兴趣比较大 还得继续的提高阅读能力 继续的扩大阅读量 才能知道文学理论研究评论类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气场 对着这又产生了兴趣 所以查了一下该作者 反正有不同...  

评分

通过窦文涛的节目,认识了许子东。 印象很好。遂找来三卷本的“许子东讲稿”。 没想到,翻开第一本,就遭遇“下马威”——什么“普罗普分析法”,对我这种理科出身的人,未免太不友好。 所幸,读下去,挺浅显。 只不过,小说被拆解后变得枯燥无趣,作者又比较谨慎(我猜测),...

评分

这本书的意义,本就没有想过他增生和加固对文革的某些认识和评价,而是恰到好处地,作为一本品论,对于没有足够时间去翻阅和考证所有文革小说的价值和写作重点的我来说,这本书在较大意义上作为一种顺藤的工具,搜略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文革小说。 豆瓣读书序列里面有“100本文...  

评分

通过窦文涛的节目,认识了许子东。 印象很好。遂找来三卷本的“许子东讲稿”。 没想到,翻开第一本,就遭遇“下马威”——什么“普罗普分析法”,对我这种理科出身的人,未免太不友好。 所幸,读下去,挺浅显。 只不过,小说被拆解后变得枯燥无趣,作者又比较谨慎(我猜测),...

用户评价

评分

“有次雪天住进维也纳一个城堡,做梦却是在江西坐手扶拖拉机,山崖旁路很窄......”

评分

“有次雪天住进维也纳一个城堡,做梦却是在江西坐手扶拖拉机,山崖旁路很窄......”

评分

今天开始看许子东的《重读“文革”》,该书”以1977年以后在中国内地写作与发表的五十部(篇)有关文化大革命的中长短篇小说为例,整理和探讨文革小说的基本叙事模式,同时也分析这些文革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及其叙事功能,最后在辨察这些文革小说的几种基本叙述类型。”比较重要的理论性反思在最后三章。

评分

很好的叙事分析 分析了不同的群体的文革意识 喜欢喜欢,虽然不是特别震撼,但是很有功夫

评分

这本书并不是纯粹解构分析文革小说.而是借50篇小说内容和作者生平来分析文革对中国人思维的影响."民间故事"型的文革小说其实就是以文革作为背景的民间故事,迎合大部分普通读者的阅读趣味;"知识分子-干部"型小说不过是知识分子自我解读文革,表现一种"谏臣"风味;"先锋-荒诞"型小说倾向于将文革叙述为荒诞的人与事;"红卫兵-知青"型小说总要提到青春无悔,绝不忏悔.结果几乎所有的文革小说都缺乏深层次的忏悔,或者将文革的责任进行错误归因(四人帮,一小撮,群众矛盾,好心办坏事,被蒙蔽等等).而这一切都在悄悄影响"几乎已将文革淡忘"的当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