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底層

傾聽底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郭於華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80
译者:
出版時間:2011-9
價格:4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9507092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社會學
  • 郭於華
  • 人類學
  • 農村
  • 中國
  • 社會
  • 曆史
  • 民間
  • 底層聲音
  • 社會觀察
  • 人文關懷
  • 真實記錄
  • 個體命運
  • 社會問題
  • 傾聽
  • 平等對話
  • 弱勢群體
  • 社會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主要采用人類學田野作業和口述曆史方法相結閤的方式,描述和探討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作為社會下層的普通人——農民(包括農村女性和老人)、農民工、城市失業下崗工人等群體的生活經曆和實踐活動。經由國傢-社會關係視角和二者互動過程的分析,作為個人經曆的微觀事實與宏觀的社會曆史結構之間得以建立聯係,我們也可從中獲得作為一種文明及其轉型過程、機製、邏輯和技術的洞察。

著者簡介

郭於華,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係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社會人類學、農村社會學、口述曆史研究;關注社會,主要著作有《死的睏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儀式與社會變遷》(主編)、《在鄉野中閱讀生命》等,及《心靈的集體化——陝北驥村農業閤作化的女性記憶》,《作為曆史見證的“受苦人”的講述》等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苦難的力量(代序)
曆史是如何書寫的
作為曆史見證的“受苦人”的講述
訴苦:一種農民國傢觀念形成的中介機製
民間社會與儀式國傢:一種權力實踐的解釋:陝北驥村的儀式與社會變遷研究
心靈的集體化:陝北驥村農業閤作化的女性記憶
改換生存方式的衝動:中國農民非農活動的文化意義
關係資本•網絡型流動•鄉土性勞動力市場:廣東省外來農民工調研報告
生命周期與社會保障:下崗失業工人生命曆程的社會學探索
不適應的老人:兩種意義係統的衝突
代際關係中的公平邏輯及其變遷:對河北農村養老事件的分析
社會學的心智品質與洞察能力
關於“吃”的文化人類學思考
社會變遷中的兒童食品與文化傳承
“道義經濟”還是“理性小農”:重讀農民學經典論
“弱者的武器”與“隱藏的文本”:研究農民反抗的底層視角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那“評價”的幾顆星,只是個人看這書時的感覺,絕無評價郭老師之意。最近才知道郭于華老師一直關心中國農村與底層的問題,對於真正關心生命的老師及人,我是特別尊重的。 ﹣這本書嘛,有一些十分前線的field work支撐,不少文章都是以陝北的村落作為基礎,闡述農村及49年以...  

評分

by孟雷 廖颖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间,中国社会底层的规模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弱势群体”成为了很多人的自我标签,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弱势群体”大多源于社会底层,这个底层究竟有多大?是否是一个可以用数字概括的群体?社...  

用戶評價

评分

發現郭於華教授的《傾聽底層》在豆瓣上關注寥寥,隻有一篇書評,看來我一定要給他寫上一篇瞭。

评分

書中有幾大部分:1、關於土改中權力通過“訴苦”的技術如何構建瞭農民的階級和民族意識,如何讓無所歸因的苦難成為批鬥地主富農的武器;2、農村婦女、農村“受苦人”和村裏小姓如何通過國傢權力的支持通過以土改為典型的運動獲取地方優勢地位和歸屬感;3、政治運動中儀式的關鍵作用;4、城鄉二元結構中農民的睏境;5、農村養老問題。寫得精彩的還是關於土改的那幾篇。但全書是由若乾論文組成的,注釋太簡略,很多可以用日常用語的文字經常使用術語,結集時未對大段的重復段落處理,可以算是白璧微瑕吧。

评分

: D663/0412

评分

很親切,有些案例和文段,課上聽過。

评分

舊文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