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林·亨特
出品人:
页数:282
译者:汪珍珠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1785201
丛书系列:新文化史经典译丛
图书标签:
  • 法国大革命
  • 历史
  • 新文化史
  • 林·亨特
  • 文化史
  • 社会史
  • 政治学
  • 法国
  • 法国大革命
  • 政治
  • 文化
  • 阶级
  • 社会变革
  • 历史研究
  • 启蒙思想
  • 权力结构
  • 公共舆论
  • 革命运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是作者对过去简单的政治史研究,转而探讨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因为在政治文化中,我们可以知晓在革命中政治行动的内在逻辑,理解革命者的价值、期望,以及固有的规则如何被表达并形成集体的意愿与行动。通过研究革命中的象征实践即特定的象征和仪式,亨特认为,革命者的政治实践并不是简单地表达着他们基本的经济和社会利益,事实上,通过他们的语言、象征、仪式和每天的政治行为,革命者重构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社会和社会关系。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被评为最出色的介绍新社会文化史的著作。作者从政治、文化和阶级的角度论述法国大革命的内在复杂关系,从而了解法国大革命史如何改变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易读、激动人心的读本。

作者简介

林·亨特(Lynn Hunt) 新文化史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她本人不仅在法国大革命史研究领域积极实践新文化史的研究主张,更先后主编了两部重要的新文化史理论文集——《新文化史》(1989年)及《超越文化转向》(1999年),从而确立了新文化史最基本的研究范畴与规范。

目录信息

二十周年庆版本序言
1984年版本致谢
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简明纪事表
缩略表
导论 解读法国大革命
第一部分 权力的诗学
第一章 革命的修辞学
第二章 革命实践的象征形式
第三章 激进主义的意象
第二部分 政治社会学
第四章 革命的政治地理学
第五章 新政治阶级
第六章 局外人、文化经纪人和政治网络
结论 政治文化中的大革命
附录A:精选政治、经济与人口变量的相关矩阵图
附录B:亚眠、波尔多、南锡和图卢兹市议员的职业分析
译名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以革命事件的展开和思想,行动的普遍模式为重点,为因果论提供新的解释。 叙述了亨廷顿,斯考切波,托克维尔的革命理论。对比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阐释。前者认为所有大革命中的特殊斗争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需,而后者认为每种特殊的政治革新都是中央集权增长的必需。 书分...  

评分

大概算是後知後覺吧,儘管在06年就讀過了達恩頓的《屠貓記》,卻直到最近才忽然對新文化史開始產生一定的興趣,也想加強一些關注。對於新文化史的基本理論與發展歷程,我並沒有作系統的探索和梳理,而基本是在隨著興趣走。興之所至,有時不免胡亂翻書了。 出於對法國、巴黎的持...  

评分

以革命事件的展开和思想,行动的普遍模式为重点,为因果论提供新的解释。 叙述了亨廷顿,斯考切波,托克维尔的革命理论。对比了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阐释。前者认为所有大革命中的特殊斗争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需,而后者认为每种特殊的政治革新都是中央集权增长的必需。 书分...  

评分

1.先记一下不懂的问题: 书中”权力的诗学“这个概念不懂。看完也不懂什么是“权力的诗学”? 第一部分第一章节”革命的修辞学“似懂非懂,涉及语言学的知识基本不知道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修辞、比喻等语言学词汇在中文中含义不清楚是否和我理解一致。很多次”修辞“的用法,...  

评分

文/李公明(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在人类近代史研究中,没有比法国大革命研究更为集中地汇聚了持久而激烈的争议、修正、否定等特征的主题了。而且,正如新文化史运动的倡导者、法国大革命研究专家林亨特所言,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论争更像贝尔法斯特大街上的战斗而非专家学者会议。...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完了。不是我关心的内容。

评分

大革命应该是一个时刻,就在这一时刻,人们发现政治是蕴含巨大效力的活动、意识转变的代理人,以及性格、文化和社会关系的铸模。在此意义上,“法兰西人民最有资格被膜拜、被憎恨、被怜悯,或者说,法兰西人民成了一种预警——一种绝对不容模式的预警。”

评分

作者清楚指出,新政治阶级在旧制度中不是真的“外部人”,而是那些几乎处于“内部”却倍感受排挤的人,跟那些被压迫的真正社会边缘人差了十万八千里。因此很难令人信服这些被作者标榜为“共和主义”的新精英们有什么好令人喜欢的。至少古代的君主和贵族还不会如此恬不知耻吧。

评分

现在看来,林·亨特想说的这些,和说这些的方式,那时都已经摆在他手边了……

评分

第一部分比第二部分看上去好玩,统计什么的确实不是学史者长物,但附录1的价值真的很高,因此一定程度上第二部分才告诉我们新文化史不仅仅是第一部分那样子,还建构在计量史学、克里奥学派的基础上。亨特对高毅先生也是很有影响的,这一点真是很有意思。学界对大革命的研究逐渐呈现的多派混同局面,到底是不是好事情呢?但是总之,无论是勒费弗尔、亨特、索布尔还是多伊尔,甚至是托克维尔,在当下大革命史研究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至于在此之后的路,还要看看后世史家的力量了。私心以为,大革命史研究的下一个突破口可能是旧制度研究,考虑到英语世界对旧制度的考察太过粗放(汉语学界呵呵……),旧制度时代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法国史亮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