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傳》(1937–39/1943 )為曆史哲理劇,以17世紀意大利天文學傢、物理學傢伽利略生平為題材,把曆史的經驗教訓和20世紀現實鬥爭結閤起來,錶現在新舊交替時刻,科學與愚昧、變革與反動之間的爭鬥。
没想到这本书豆瓣直接弹出来一千零一夜的标签,看来不少人从那过来。对我来说,要是不看梁文道的那几集介绍,直接看这本书会少很多收获。尤其对布莱希特作品风格的了解和体会。看一本书还是需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经历等等,不然很多东西没法理解,没法欣赏,就像伟...
評分《伽利略传》一共有三版,第一版写于1938年布莱希特流亡丹麦期间。布莱希特想通过伽利略的故事传递对科学伦理问题的担忧。他害怕对事物本质了解深入的同时,人们忘记对人的本质继续深入了解。第二版写于1944-1947年间,他看到了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的爆炸。这使得他在剧作中加入了...
評分一年前写作课的论文作业,正好想起来了就贴上吧 周三早上我上马哲还是毛概时候在看《卡拉尔大娘的枪》,看完我就在想,这不就是奥尼尔《在交战区》加上沁孤《骑马下海的人》嘛。晚上看《戏剧工具篇》的时候,看到137页布莱希特自己就写“B……来自沁孤独幕剧的短剧《卡拉尔大娘...
評分现在你可以对时间本质的问题不以为然,说“那是纯理论的问题,与我的生活完全无关”——话是没错,但总有那么些人喜欢钻纯理论问题的牛角尖。如果没有这些人,我们现在仍像一百年前的人一样以为光需要借由一种名叫以太的莫须有的物质进行传播,像五百年前一样以为太阳和其...
評分大學時讀的,黑色封皮。非此版本,不知譯者相同否。
评分加深瞭我對布萊希特的反感
评分伽利略最終的“謝幕”可真美,“月光很好”。又到瞭一個需要布萊希特的年代。
评分我想我還是不太懂看劇本要怎樣看,更多的還是看故事和語言。我不想用一些諸如「振聾發聵」之類的詞來形容這部劇,但事實可能隻能是這樣。他不是聖人,他愛吃貪享受所以屈服於刑具,放棄自己的用雙眼看到的真理;但是他也偷偷地抄好一份《對話》等待它被送往自由的國度。他一直願意相信人的理性,即便是在一個人人迫於教會權威選擇當一個瞎子的時代,他相信當人親眼見到證據時就會承認眼前所看到的東西,無論權貴平民,都有接受科學的欲望、權利與能力。僅就這點,我覺得他的確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傢。科學需要被普及,現在也是。
评分加深瞭我對布萊希特的反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