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一边

山的那一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B. H. Liddell Hart
出品人:
页数:313
译者:张和声
出版时间:2011-8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00855
丛书系列:李德·哈特世界战争集粹
图书标签:
  • 二战
  • 历史
  • 军事
  • 德国
  • 二战史
  • 战争史
  • 李德·哈特
  • 山的那一边
  • 成长
  • 治愈
  • 自我发现
  • 人生哲理
  • 旅行
  • 孤独
  • 思考
  • 文学
  • 散文
  • 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是一部独特的二战史,大部分来自李德•哈特在纽伦堡对德国高级将领的审讯记录,李德•哈特全面、公正地将与布卢门特里特、伦德施泰特、托马、克莱斯特,海因里希、曼陀菲尔、施图登特等德国将领的谈话汇集起来,删繁就简,并在记述中穿插自己的分析和结论。他让德国将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的叙述者,这就是所谓的“山的那一边”——指代德军在二战中的心理和各项军事方针,由此《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记录的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直接的证据,读者也能从德国将领的描述中感受当时的真实氛围、领略战争的成败细节。《山的那一边:被俘德国将领谈二战》具有相当的可读性,精彩程度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作者简介

李德·哈特爵士(Basil H.Liddell Hart,1895-1970),英国军事记者、军事理论家、战略学家。生于法国巴黎。早年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任步兵团军官,并曾在战斗中负伤。后来加入英国皇家军事教育协会。一战结束后,先后服务于《英国每日电讯报》(1925-1935)和《英国泰晤士报》(1935-1939),从事军事记者工作。李德·哈特同时也是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在军事学上提出了“间接路线”的观念以及涵盖军事以外领域的“大战略”概念,同时他也是现代战争“装甲兵”作战的鼓吹者。李德哈特与克劳塞维兹同时被誉为西方战略思想史中的两位现代战略大师。主要著作有:《大战略——间接路线》、《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沙漠之狐隆美尔》等。1966年被英国皇家授予爵士勋章。

目录信息

初版序言
本版序言
第一部分 希特勒的将领
第一章 自寻死路的分裂
第二章 泽克特打造国队
第三章 布隆贝格和弗里奇时期
第四章 勃劳希契和哈尔德时期
第五章 古德里安将军——初期胜利的缔造者
第六章 “阳光下的战士”——隆美尔
第七章 阴影下的军人
第八章 “老卫兵”——伦德施泰特
第二部分 走向战争
第九章 希特勒的崛起
第十章 装甲部队的崛起
第三部分 德国将领眼中的战争
第十一章 希特勒如何打败法国和拯救英国
第十二章 兵临敦刻尔克时下令“暂停进军”
第十三章 法国战事的终结和德军首次受挫
第十四章 哑火于地中海
第十五章 希特勒入侵苏联
第十六章 何以兵败莫斯科
第十七章 兵败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
第十八章 兵败斯大林格勒之后
第十九章 红军
第二十章 盟军进攻意大利
第二十一章 诺曼底失陷
第二十二章 西线指挥部眼中的刺杀希特勒密谋
第二十三章 希特勒孤注一掷——第二次阿登战役
第二十四章 希特勒——一位年轻将领的看法
结论
德军高级将领列表
译名对照表
战争是政治的破产(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隆美尔被称为“沙漠之狐”很贴合他的作战风格,神出鬼没出其不意,总是能以弱势的兵力击败强敌,擅长大范围的激动,寻找敌人防线的弱点突破穿插。在法国,在北非,在意大利。这位非德意志传统军人世家出身的军人,对机械化战术有着深刻的认识,没有老式军人的顽固与守旧。 特别...  

评分

里德尔•哈特的西线战役叙事,干净利落,颇有太史公记巨鹿之战,项羽破秦壁、杀王离、降章邯、合诸侯、西入秦的气势。 西线战役的一正一奇,是谋于曼施泰因,决于希特勒,行于古德里安。不得不说希特勒胆识过人,战略判断准确:不顾总参谋部和整个军官团的反对,在法英荷兰...  

评分

怀疑译者又是把活分包给研究生的,错处无数.仅举几例: P9"从而撕裂了苏军各部的连接.这次打击让苏军从此一蹶不振"1915年哪来的苏军? P20"沃纳.冯.弗里奇曾是一位比较年轻的参谋军官,1020年至1922年,他曾在冯.西克特将军领导下的国防部工作"校验稍微细心点就不该放过这个明显的错...  

评分

战时发生的一切在当时看来和在战后往往迥然不同,战后通常可以看得更清楚。领导人物的形象变化之大尤其如此。领袖的公众形象在战时常常失真,而且随着胜负的潮起潮落而沉浮。   战前,尤其是一度征服西方之时,希特勒形同巨人,他身兼拿破仑的战略、马基雅维里的狡诈和穆罕...  

评分

按照今天的说法,李德哈特爵士的这本书可以算作技术贴。感情色彩和政治倾向不多,这对于历史或者军事理论研究非常珍贵。他本人是个军事理论方面的大腕,从而对他接近这批沦为阶下囚的德军将领的德国一线将领进行采访有着相当大的便利。 他的大腕始于二战前。作为一个当过兵...  

用户评价

评分

与德军将领的访谈录。作者本来就是军事理论家,所以内容偏向于军事思想与战术取舍的探讨,而非纯粹的史实。

评分

与德军将领的访谈录。作者本来就是军事理论家,所以内容偏向于军事思想与战术取舍的探讨,而非纯粹的史实。

评分

李德哈特还真是喜欢隆美尔和古德里安啊。泽克特的部分很有意思

评分

纳粹上台前,德军将领们大多对纳粹党素无好感,将领们既憎恨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队的约束--人数不得超过10万,但又大多惧怕再次和美英开战。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后利用兴登堡的信任迅速控制军政大权,为获得军方支持,希特勒主动铲除了想夺取军权褐衫队首领罗姆并开始扩军备战。德军将领们成为重整军备的受益者,但对德国发动战争仍报有深深的疑虑。希特勒在1938年1月以诬陷的方式撤掉了国防军司令布隆贝格和陆军总司令弗里奇,换上听话的凯特尔和勃劳希契,随后在1939年9月发动战争。战争初期颇为顺利,希特勒也得到将领们的认同。但希特勒逐渐变得自负,听不进他人意见,陷入对苏战争泥潭后,将领们才认识到希特勒原来是德国人民的灾星。1944年7月20日密谋组织暗杀希特勒失败,三名元帅被杀,随后不久第三帝国迎来它的末日。

评分

德军将领眼中的二战,视角独特,资料详实,是一本好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