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卢梭 哲学 政治哲学 科学与艺术 道德 文化 法国 政治学
发表于2025-02-02
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为卢梭的一篇重要论文,为法国第戎科学院1749年公布的有奖论文竞赛题目,并被评为最佳,获得了该院颁发的金质奖章。这篇文章独树一帜,把论述重点放在抨击社会风气的日趋败坏上。其中心思想是:科学和艺术是伤风败俗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艺术会造成人类道德的普遍堕落。在人们陶醉于科学和艺术的兴盛的时候,他大声疾呼,提醒人们,要把重振道德作为当务之急。只有这样,风俗才能日趋纯朴,社会的发展才能步入正轨。
读了卢梭,才什么叫舌灿莲花,这文采、这辩才,真的可以读上一百遍
评分心有戚戚焉
评分卢梭的语言实在太有煽动性了。
评分卢梭的论证拿在当今来看 虽具热情 却实际存在极为刺眼的漏洞 将德育与科学、艺术完全分拆并判定高下 首先证明无关 接着再论述害处 仿佛阿兹台克人真能凭自身的虔诚和朴洁打败纸醉金迷的西班牙征服者似的 卢梭以斯巴达军国主义 凯撒 罗西尼 罗马及君士坦丁堡等一众例子强辩 道德上矮化文艺复兴作用 实则迎合第戎学院在政治立场上的需要 这点在李平沤的序言中已暗自涉及 作为第一论文论战收官的《纳尔西斯序言》 也明确表达了这一揣测——后者结合第一论文全文看 显然更加有趣 但第一论文说到底 也不过如此而已
评分卢梭一论读来令我百感交集!三十七岁的卢梭远没有二十六岁写下《人性论》的休谟的怀疑主义那般明智。可是卢梭的如此矛盾的悖论也却也成就了他后来成为启蒙时代第一人的枢纽性思想地位。借沛公评价密尔思想的话来说,卢梭一论有思想史价值而无思想价值。用优美的修辞来反对文学艺术,用广袤的学识来批驳科学研究的无用。这对于倡导进步几近疯狂的启蒙时代来讲是振聋发聩的反省却也是老庄禅宗尼采德里达式的自嘲。到了《纳尔西斯》序言,卢梭已经愈发反身自诚了,而用二论《论不平等》来做哲学的合命题,用《爱弥儿》来发挥文学的药性,用音乐来忏悔人类文明的覆水难收则打出了一整套的亢龙有悔。而《新爱洛伊斯》则是其表征。之后的《社会契约论》也算是完成了卢梭忏悔的一生,这亦是卢梭对自己的时代的忏悔,对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回应与反省与自我救赎
启蒙时代对于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人类文明进程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启蒙运动带来了思想解放,科学与艺术的又一次复兴也令人感到文明的前景一片光明。 当所有人都在为科学与艺术的高峰欢呼的时候,卢梭却在为风俗人心的现状和未来而隐忧。他前所未有地提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会造...
评分 评分 评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是卢梭最早的一篇论文,除了论证苍白薄弱,缺乏说服力以外没有其他的缺点,就好比说,这盘菜除了不好吃外没有其他缺点一样,当然,本文写就的年代太早,思想远不如今日发达完备,所以对于一些今日你我可不费力气证伪的小论点本文不加指摘 毛病有二,一是偏激而片面...
评分一、 题词、序与小引 “这里的人不了解我,所以把我看作是野蛮人。” 卢梭在题词中引用奥维德的这句话,开门见山地将自己与“这里的人”区别开。在表明自己独特性的同时,卢梭也对同时代的人们,尤其是以法国巴黎多数市民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和知识阶层提出挑战。从这句题词开始...
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