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果》是作家黎戈的最新随笔精选集。本书分为“叶舟”和“根岸”两个部分,“叶舟”收录了作者的文学艺术评论:帕蒂斯密斯的致青春、永井荷风的慢走慢爱、爱因斯坦的血肉爱情、奈保尔的无寄……这一部分作者分享了自己关于文学和艺术方面的独特体验与深切感悟。到了“根岸”,作者将笔头瞄准日常生活:一幅眼镜、一支铅笔、云的名字、一口锅……这些最平淡的日常,在黎戈的笔下总显出别样的玲珑趣意。“叶舟”是旁观他者,“根岸”多是对自我的体察和拔节。
黎戈,70后作家,原名许天乐,南京人。嗜好阅读,勤于动笔,文字有雅致且考究的趣味,风格自我、恬淡。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今天》《鲤》等刊物,著有书籍《一切因你而值得》《私语书》《因自由而美丽》《静默有时,倾诉有时》
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身边好多朋友。这本书描写的是慢生活,是日子的沉淀,是碎碎真实的人生。我喜欢黎戈的文字,有一种透明感与美感。边读这本书我边感觉到这本书描写的一切都是我内心深处真正追求的东西,太符合当下我的心境了。一个性情大开大合的朋友告诉我她看不进去,我真...
评分日常之美是读完黎戈《时间的果》浮于脑海的字,也是继《私语书》,《因自由而美丽》,《各自爱》之后阅读她的第四本书,好像离她越来越近,实际上她一直就在那里。 几年前读到黎戈写过一篇关于在郊区的生活,那时候她丈夫因为官司缠身,自己身体欠佳,因此她一个人搬到了久未有...
评分 评分第一次读黎戈是高考前,买了一本《私语书》后一发不可收拾。发现她在豆瓣里时,那一点点疏离感立马退散,一厢情愿觉得遇见了老友,是再相逢而非初见。现在的我,已经是个正在准备考研的大三党啦。三四年间长长短短,她在成长,我在一点点进步,主要是想表白,因为黎戈,因为时...
评分“寂寂墙根下,依稀生绿苔。注目细察看,却有荠花开。”松尾芭蕉的一首俳句。曾经无意间读到,扑面而来的意象,让我瞬间联想起一位自己很喜爱的作家:黎戈。寂静又野性,柔弱又强韧,内向沉静又辽阔鲜活地长满春天的墙角下。 初初遇到她时,还是在那个博客盛行的年代,从在彼...
2017年已读046:这本书没有收录我很喜欢的那篇《20岁的自由课》,过去的几年,黎戈饱受生活的磨折:官司缠身、身体欠佳、生存的压力与亲人离世的悲恸。但是在这篇文章里,黎戈说:“生命的不确定,把我的某种禁锢冲开了”, 她终于“开始松开拳头,生活和写作了”,这也是这本《时间的果》给我的感觉。这本书里的黎戈更加松弛、更加挥洒自如了,有种静默而笃定的力量,看她写评论,从之前的斩钉截铁、凌厉惊艳转向了一种细节与情境重建的写法,并不灌输某种观点,而是试图将读者引入自主的关注与思考。黎戈在这本书里的着力点依旧是对尘世烟火的热恋与对精神世界的渴求,但她的整个人、她的生活、她的阅读与写作,都愈发清明有力、通透温润了。
评分客观来讲作者的语言值得推敲的不多,偶尔一两句惊艳之语犹如昙花一现。生活态度值得借鉴,但书还是要多读多思考的,而要不得的,一是混乱的逻辑,二是囿于自我的怜惜。
评分客观来讲作者的语言值得推敲的不多,偶尔一两句惊艳之语犹如昙花一现。生活态度值得借鉴,但书还是要多读多思考的,而要不得的,一是混乱的逻辑,二是囿于自我的怜惜。
评分【2017096】熨熨帖帖通体舒泰的阅读——“叶舟”丰厚,营养到指甲盖儿,“根岸”柔韧,共鸣到头发丝儿,文儿通透,人儿素净,真的没办法不喜欢。所谓时间的果,不就是这满纸的“美的回报”吗?啊怎么办,我可能要当一辈子黎戈吹了……装帧太美!送的小卡片全给我家小怪物抢走了o(╯□╰)o
评分不怕新生,亦不怕凋落。将自我与人生的境况相互融合,向风找寻时间的线索,向大地倾诉死亡的沉默,向天空感怀生命的喜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