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

周秦时代《诗》的传播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马银琴
出品人:
页数:267
译者:
出版时间:2011-7
价格:5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09723845
丛书系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文库
图书标签:
  • 诗经
  • 诗经学
  • 经学
  • 先秦史
  • 马银琴
  • 文献学
  • 诗学
  • 历史
  • 周秦时代
  • 诗经
  • 文化传播
  • 古代文学
  • 传播史
  • 儒家思想
  • 文献传承
  • 历史研究
  • 早期文本
  • 诗歌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旨在揭示周代王官之学《诗》演变为儒家经典《诗经》的历史过程:周代礼乐制度下,作为王官之学的《诗》是瞽矇之教与国子之教的共同科目。西周时代,乐教为本,瞽矇是传《诗》的主体。春秋时代,聘问歌咏为《诗》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途径,而赋诗断章则推动了歌辞与乐义的疏离。至战国时代,聘问歌咏随着周礼的崩溃销声匿迹,儒家成为《诗》唯一忠实的传承者。从孔子到荀子,《诗》在不断德义化、伦理化的阐释中成为儒家经典,并在汉初的文化重建中被立为博士,重新回归到王官之学的位置。

作者简介

马银琴,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古代文学专业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副研究员。

目录信息

目  录

导 言……………………………………………………………………………………………1
第一章 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歌的传授系统……………………………………………………7
第一节 瞽矇传诗——注重诗之“声”的传诗系统……………………………………10
第二节 国子之教——注重诗之“言语”、“德义”的传诗系统……………………23
第三节 “声教”与“义教”的相互关联与转化………………………………………34
第二章 春秋时代赋引风气下《诗》的传播…………………………………………………39
第一节 春秋时代《诗》传播的基本方式………………………………………………40
第二节 赋引风气产生、衰变的原因及其对诗文本传播的意义与影响………………50
第三章 战国时代《诗》的流传及特点………………………………………………………62
第一节 从“争为战国”到“秦并天下”——战国时代历史简述……………………62
第二节 从《战国策》看《诗》在官府中的地位………………………………………75
第三节 诸子与《诗》……………………………………………………………………81
第四章 战国时代儒学的地理分布及《诗》在各诸侯国的传播……………………………99
第一节 儒者的故乡——鲁国……………………………………………………………100
第二节 子夏居西河与三晋之地《诗》的传播…………………………………………109
第三节 稷下学宫与齐国儒学的发展……………………………………………………123
第四节 战国楚简与《诗》在楚国的传播………………………………………………143
第五节 周秦时代秦国儒学的生存空间与《诗》在秦国的传播………………………163
第五章 儒家诗教与儒学传统中的《诗》……………………………………………………186
第一节 从《论语》、《孔子诗论》等看孔子的诗教主张……………………………187
第二节 子夏与《诗》的传授……………………………………………………………204
第三节 孟子的诗学思想…………………………………………………………………211
第四节 荀子与《诗》……………………………………………………………………229
小 结………………………………………………………………………………………242
结 语……………………………………………………………………………………………244
主要参考书目……………………………………………………………………………………255
后 记……………………………………………………………………………………………264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感觉是:匆匆的定下思路,短时间罗列材料,写着写着不断的跑偏。——不是很好

评分

读此书宜配合氏著《两周诗史》,读马氏二书必先读王小盾《诗六艺原始》,读王文必先读王国维《汉以后所传周乐考》。根据传世文献为主体论述先秦乐教与诗教之分流与诗的德义化,在马老师这已经论述到头了吧?

评分

当我看到第三章的时候,真是为严耕望先生感到不值。

评分

从《诗经》的文学研究回归经学研究,研究《诗经》与周代礼乐制度关系的范例。

评分

当我看到第三章的时候,真是为严耕望先生感到不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