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评论·作家访谈Ⅰ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巴黎评论》编辑部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380
译者:黄昱宁 等
出版时间:2012-2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74020
丛书系列:巴黎评论
图书标签:
  • 巴黎评论
  • 外国文学
  • 访谈
  • 谈话录
  • 文学评论
  • 文学
  • 写作
  • 文学批评
  • 文学
  • 访谈
  • 作家
  • 巴黎评论
  • 美国文学
  • 创作访谈
  • 经典文学
  • 写作指南
  • 人物特写
  • 出版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 .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最重要的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了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上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经《巴黎评论》授权,我们从中挑选了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近四十八位受访作家的访谈,分三卷陆续出版。第一卷收录的受访作家包括如下十六位:卡波蒂、海明威、亨利•米勒、纳博科夫、凯鲁亚克、厄普代克、马尔克斯、雷蒙德•卡佛、米兰•昆德拉、罗伯-格里耶、君特•格拉斯、保罗•奥斯特、村上春树、奥尔罕•帕慕克、斯蒂芬•金、翁贝托•埃科。

作者简介

杜鲁门•卡波蒂、欧内斯特•海明威、亨利•米勒、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约翰•厄普代克、杰克•凯鲁亚克、加西亚•马尔克斯、雷蒙德•卡佛、米兰•昆德拉、阿兰•罗伯-格里耶、君特•格拉斯、保罗•奥斯特、村上春树、斯蒂芬•金、奥尔罕•帕慕克、翁贝托•埃科

目录信息

杜鲁门·卡波蒂(1957) 黄昱宁 译
欧内斯特·海明威(1958) 苗 炜 译
亨利·米勒(1961) 王岳杭 译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967) 丁 骏 译
杰克·凯鲁亚克(1968) 菊 子 译
约翰·厄普代克(1968) 盛 韵 译
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81) 许志强 译
雷蒙德·卡佛(1983) 小 二 译
米兰·昆德拉(1984) 叶 子 译
阿兰·罗伯-格里耶(1986) 林 盛 译
君特·格拉斯(1991) 吴 筠 译
保罗·奥斯特(2003) BTR 译
村上春树(2004) 比目鱼 译
奥尔罕·帕慕克(2006) 方柏林 译
斯蒂芬·金(2006) 张 坤 译
翁贝托·埃科(2008) 张 芸 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文/Shirley 有一位著名的英国记者看了钱钟书的《围城》之后,一定要见见钱先生。先生说,你吃一只鸡蛋,为什么要认识那只母鸡?话说得貌似有点道理,其实先生偷换概念啦,此母鸡绝非彼母鸡,两厢如何相提并论?下蛋的母鸡可以机械化饲养,他们行吗?不仅不行,还个个得精心饲...  

评分

——评《巴黎评论·作家访谈Ⅰ》 好吧,我坦诚,我是奔那些小说家们的八卦和花边而去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我收获甚夥。杜鲁门·卡波蒂和约翰·厄普代克都因为把邻里的糗事写进小说公开发表,而不受待见,前者这么做的时候竟然不过十五岁左右;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爱做的“...  

评分

一本著名作家的访谈集,用脚趾头你都能想出里面会谈点什么。必有无聊的问题,也肯定少不了糟糕的回答。尽管它是《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 厄普代克在接受访谈前,对这一行为表达了疑虑和不信任:“也许我写小说是因为觉得把什么都说得一清二楚很愚蠢;当话题是我自己的时...  

评分

评分

第一次看到《巴黎评论》的名字,很好奇,明明是英语的,为啥叫《巴黎评论》?后来慢慢知道,美国上流社会和精英知识分子多半有“恋欧癖”(europhile),尤其恋法国巴黎,前有海明威《流动的盛宴》,今有伍迪•艾伦的《午夜巴黎》为证。《巴黎评论》就是个美国阔少爷在巴黎创...  

用户评价

评分

要是导演们也有这么一个合集就好了!!

评分

“所有的小说中,你只写到两幕做爱的场景:一次是在《玫瑰的名字》里,一次是在《波多里诺》里,这有什么原因吗?”埃科:“相比描写性,我更喜欢身体力行。”这个好玩的老家伙,(^o^)/~

评分

有意思的是,几乎每个作家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用来辩护自己的写作,而这些论点时常是互相矛盾的……另外,了解每个作家的写作习惯和错综复杂的“师承关系”,也是很有趣的。

评分

蛮好玩的,另外每篇前面都会放一页被访问作家的手稿,有几位光看手稿就晓得脑子不太正常.....

评分

像是对作品的背叛,作家本人都过着庸俗的中产式生活,写稿,结婚,生孩子,还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人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