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百花散文書係”將中國的散文傳統視為一個不斷更新的開放體係。“新百花散文書係”力求把當代散文最有創造力的作傢作品不斷納入自身。“新百花散文書係”展示的,即是這樣一條有著自新能力的中國散文之河。藉此,您將充分感受與領略中國文學的巔峰筆意與思想之美。 《史鐵生散文選集》是該書係中的一本。 《史鐵生散文選集》主要收錄瞭史鐵生的32篇作品,包括:鞦天的懷念”、““安樂死”斷想”、“三月留念”、“復雜的必要”、“一個人和一隻牛”、“喜歡與愛”、“樂觀的根據”、“遊戲·平等·墓地”、“二姥姥”、“廟的迴憶”等。這些作品內容豐富,構思精巧,文筆精妙,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瞭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較高的可讀性,非常值得欣賞。
史鐵生,生於1951年1月4日,北京人。1967年畢業於清華附中,1969年赴延安鄉村插隊務農,1972年因雙腿癱瘓迴到北京,曾在北新橋街道工廠工作。1979年開始發錶作品,1983年加入中國作傢協會。著有長篇小說《務虛筆記》《我的丁一之旅》,短篇小說集《命若琴弦》,散文集《我與地壇》《記憶與印象》《扶輪問路》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彆獲1982年、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奬,長篇隨筆《病隙碎筆》獲第三屆魯迅文學奬及華語傳媒大奬 2002年年度傑齣成就奬。
2010年12月31日淩晨,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去世。他的肝髒捐獻給瞭一位需要的病人,移植手術成功。
高中学了我与地坛 现在大学了,买了他的散文集来看,感觉真是命运捉弄人啊,子欲养而亲不待,以及健康时没有出名,瘫了以后才逐渐出名,或许换个角度,他的瘫痪使得他产生了写作的念头和灵感?这本书关于人生的看法让我产生了共鸣,就是《随笔十三》中,你的看法如果前人已经想...
評分刚刚读完莫言的《我的高密》再来看史铁生的散文集,作者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一个是农村作家,一个是下乡知青。作为一个年级尚轻,经历太少的农村娃来说,莫言仿佛更对我的味。 史铁生对生死,对宇宙等等的思考和问询,我还难以体会的那么深刻,文章读起来有些吃力,不得要领...
評分这本史铁生的散文选集中总共有32篇散文,包括著名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在疫情爆发的时刻刚好选择了他的书,仿佛冥冥之中自有一种安排,让那颗逐渐暴躁压抑烦闷的心灵得到了轻柔的抚摸,有种被救赎的感觉。 史铁生一直在重复,他不是搞学问,他是在写作,他只是在描述下他...
評分刚刚读完莫言的《我的高密》再来看史铁生的散文集,作者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一个是农村作家,一个是下乡知青。作为一个年级尚轻,经历太少的农村娃来说,莫言仿佛更对我的味。 史铁生对生死,对宇宙等等的思考和问询,我还难以体会的那么深刻,文章读起来有些吃力,不得要领...
評分摘抄: 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这个世界上的工作并无不同,作家也好,公司职员也罢,我们都是在踮着脚去够自己想要的生活,区别无非是脚底下那块砖头,随着时间和机遇不同略有薄厚...
每晚陪我度過高三最後日子的書!!
评分2017已讀82。
评分完全是在抽各種零碎時間看完的,有空一定要再好好的看一遍
评分那麼熟悉的文字啊,陰差陽錯和彆人換錯瞭書,便重新看一遍。我還是我,大聲朗讀《我與地壇》的我,每念到那字那段,仿佛坐時光穿梭機。
评分星期天的懶散的時候特彆適閤讀史鐵生。不過讀多瞭,仿佛也就是那個樣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