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春风沉醉的晚上(权威修订典藏版)》是郁达夫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独特个性和人生际遇,这方面的代表作有《沉沦》《过去》《迟桂花》等。除此类作品外,《春风沉醉的晚上(权威修订典藏版)》还收录了郁达夫的另一类作品,即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疾苦,表现对劳苦大众的人文关怀,包括《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早年留学日本,与郭沫若、成仿吾等创建文学团体创造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在安庆、上海、北京、广州等地教书、编辑刊物。1927年定居上海,曾参加“左联”。1933年迁居杭州。抗日战争期间在南洋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主要作品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迷羊》、《迟桂花》、《出奔》等。
这本书会改变你对郁达夫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郁达夫这个人。他不应该成为爱国主义的工具,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文艺青年,内心戏特别丰富,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在对情感的渴求中。“向善的焦躁,向恶的苦闷”,体现了他在日常道德上的焦虑,而且他足够诚实,不避讳,...
评分郁达夫说: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我读完此本《春风沉醉的晚上》,深以为然。 记得上学那会儿还读过郁达夫的文字,并未有过任何特别的感触,也类鲁迅和其他作家一样,读完只有一个感受:深深的时代烙印,无法磨灭的年代气息。那个年代的作家,写作的内容大多是所见所思...
评分 评分一直以为,五四时期的青年定不会像如今的我们一般,懒散而懈怠。——我心目中的他们,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激情和勇气,每天关心着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存亡,激扬文字指点江山豪气万丈。 但郁达夫笔下的青年人却看起来并非如此。二十出头,正是心中怀着无限梦想与渴望的年纪...
评分看了娄烨的《春风沉醉的夜晚》后读了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我相信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对于郁达夫的了解尚停留在他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上。而虽说是小说集,不过收录了三篇小说而已,显得有些单薄。我读的是季羡林主编的新版《沉沦》,收录了...
忧郁的郁达夫,虽然字里行间充满灰暗与死的气息,但正如《沉沦》末尾那句:我的祖国啊,你快强起来吧。他这颗忧郁的心也是满含着热泪、凄楚、愤慨与沉重的呼号的。
评分小学六年级时候遇到过一位好老师,在他的数学课上带我们念诗写作、读郁达夫。“我并不在看书,不过什么也不做呆坐在这里样子一定不好看,所以把这几本书摊放着的。”以后有谁问我在看什么书,我就这么目光坚毅斩钉截铁地回答他!
评分天呐,《青烟》一篇完全是抑郁发作期间的我了! 还是喜欢沈从文。
评分敏感脆弱憂鬱固執的青年
评分缺少灵气、聪慧和智识,一味的情感宣泄,不顾及读者感受,实谓感情丰富的人渣,达夫啊,写出来有没有好受些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