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问》为简媜第一本书,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笔触自然且富创造意蕴。
《水问》共分六卷,始于《花诰》,终于《化音》。其中每卷以卷首语拈出主调,使整本书卷卷相续而合成总体,每一篇既是它自己的意义,也是全书的谜底。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清晰地记录往日心灵的史迹。《水问》也被作者称为是自己的“断代史”。
简媜,宜兰县冬山人,1961年生,国立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专事写作。
简媜在大学时代即持续热衷于散文的创作,秉敏感好奇之心观察书本里外的世界,体会人情,接近自然,复能充分而广泛地以古典文学的膏泽英华为印证,出入于现实和理想之间,想象细致,思索绵密,于平常题目中抽取最动人的因素,遂编织为现代知识青年的文学锦绸,排除闲俗,肯定情愫。
第一次知道她,是在高中时的《读者》上看到她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的名字似乎是《荒原之鹰》吧。那时,我不知道她是哪里的人,多大,什么信息都没有,所以当我看到页面上的那张配图,穿白色纱质上衣,向着黄昏的天空闭着眼微笑的女孩时,真的就以为她是如此的年轻,如此的轻...
评分是的,是买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之外,还买了《微晕的树林》《只缘身在此山中》 《击壤歌》 去年,是《牧羊者奇幻之旅》。 先读水问。 那些饱满的文字,却让我的情绪怎么也饱满不起来,不管如何去调适,无济于事。饱满,是阿城喜欢用的词吧,《威尼斯日记》最能带给我这样的体验...
评分她在开篇说:“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若非是特意查阅了她的生平,我会一直误会下去,简媜只是年长我们两岁的花信少女,刚刚走下象牙之塔,临别之期将这四年时光一一翻检。而我站在她流连过的林荫道上,目送着她登上不知何往的驿车,渐行渐远。——《水...
评分我愿化为一座青石桥,任五百年风吹,任五百年日晒,任五百年雨淋,只为来生你从青石桥上跨过。 ——题记 一个倦懒的下午,一杯清茶,几米阳光落楼阁。 这样的时光,清淡而悠闲。 若生命是一场漫长而孤...
我不喜欢港台文学。但却记住了她的一句话:明明心里延续着梅雨,脸上却必须堆垛着虚伪的晴朗——嘿,阿见,说的不就是你吗。
评分为赋新词强说愁,堆砌词藻叠成楼,女文青的伤春悲秋真是“以死来读”,不是文笔出彩,真是掩卷垫桌脚。
评分我建议这本书改名为《中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评分简媜和三毛还真的没法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套路。余光中说,如果把台湾散文世界里的女作家,按十年一旬分的话,简媜是第五旬,林文月和张晓风分列第二、三旬,第四旬是廖玉蕙和陈幸蕙,根本和三毛扯不上关系。你用她和枕边的三毛对换干嘛?
评分简媜和三毛还真的没法比,根本就不是一个套路。余光中说,如果把台湾散文世界里的女作家,按十年一旬分的话,简媜是第五旬,林文月和张晓风分列第二、三旬,第四旬是廖玉蕙和陈幸蕙,根本和三毛扯不上关系。你用她和枕边的三毛对换干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