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他的文学活动始于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写作散文。1926年开始陆续在《语丝》《奔流》《新月》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后大部分收入《春醪集》和《泪与笑》。翻译有《英语诗歌选》《摩尔·弗兰德斯》《吉姆爷》等。
《春醪集》
本书是一部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梁遇春的散文技巧感情神似18世纪英国散文大家查里斯•兰姆,有着一种悲剧式的幽默,深得英国小品文的精髓;又因汲取中国古典文学的养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深受青年读者的追捧。
关于生活 粱遇春应是真正懂得过生活的人。此所谓“过生活”,不是行尸走肉者的捱日捱夜,亦不是愤世嫉俗者对的鄙夷不屑,而是以一种“精细微妙灵敏躲感”的心灵去认真咀嚼,用力过活。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命并热爱生命的人,不过粱遇春当是没有热爱生命...
评分梁遇春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颗流星,虽然只是霎那的一闪,然光芒足以照耀后人,给中国的散文另辟了一条道路,只是他走得太快太急了,没人能跟得上他的轨迹,不能不引以为憾事。五四新文学运动最大的贡献是开一代之风气,解放了文体,产生了一些耀眼的巨星,中国文学之...
评分关于生活 粱遇春应是真正懂得过生活的人。此所谓“过生活”,不是行尸走肉者的捱日捱夜,亦不是愤世嫉俗者对的鄙夷不屑,而是以一种“精细微妙灵敏躲感”的心灵去认真咀嚼,用力过活。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认清生命并热爱生命的人,不过粱遇春当是没有热爱生命...
评分废名说梁遇春的散文是六朝小品,说的十分恰当。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这是我的感觉 像乔尔乔内笔下的《春》,希腊神话里吹着笛的潘神。看得出写作者读书的多而驳杂,散文也写的草长莺飞,杂花生树。 作者似乎崇尚闲散自然的态度,这几乎是中国文人气质最后的显现,甚至在他那个...
评分26岁,生活很不平静,看书少了 26岁的国庆假期在北京地坛书展半价掏回来,原来作者正是26岁死去。不期然去想,如果我26岁死去,会是怎样? 喜欢那个年代的文字,在火车上满足地读了起来。。。隔了半年,到今年春天,我没有死去,26岁就过去了。 再次遭遇春天,不知道还能醉吗?
如诗如画如人生
评分这是极好的散文
评分梁先生的描写很细致,文字也不俗。各种随心情起伏所发现的生活的细节不是碌碌的忙人能看到的东西。但那些由细节而起的感性,会心一笑就可以了,絮絮叨叨写上这么长,不会显得做作么?恕我成了一个忙人,吃不住这种调调啦。
评分梁先生的描写很细致,文字也不俗。各种随心情起伏所发现的生活的细节不是碌碌的忙人能看到的东西。但那些由细节而起的感性,会心一笑就可以了,絮絮叨叨写上这么长,不会显得做作么?恕我成了一个忙人,吃不住这种调调啦。
评分散文真的是需要逻辑性的一种文体。不能缺少驾驭自己才华的能力。大!才!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