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记者文丛之一,作者李海鹏。本书为作者特稿作品精选合集,其中多篇作品如《举重冠军之死》、《无情戒毒术》等追踪社会重大热点问题,深入采访剖析,在《南方周末》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
李海鹏:
新闻记者和专栏作者。曾任《南方周末》高级记者。1972年生,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作品典范而不拘一格,怀抱理想精神又深具现代意识,蕴含文字之美、独到见识和对人与事的深邃了解。他以公众利益、思想自由和民智提升为新闻的最终目的。中国新闻业的最佳特稿作者。
熔炼了见解、诗意和幽默感的专栏作者。曾在《第一财经周刊》、《南方周末》和《智族GQ》辟有专栏。
2010年《GQ》中文版 Men of the Year 年度专栏作家。
专栏集《佛祖在一号线》、小说《晚来寂静》
算上这本,共读过两本李海鹏的书,另一本是《佛祖在一号线》。 从这两本书来看,李海鹏就像是一个托着腮,抽着烟,冷眼看个世界的旁观者,但同时他悲天悯人,以致许多时候有热泪不合时宜的出现在冷静的文字中间,而他作为记述者和记者的立场偶尔因为这个原因模糊不清,从这个...
评分 评分这是看李海鹏的第二本书,相比专栏集《佛祖在一号线》,我觉得这本书不是那么好看。可能是本身对新闻这种体裁不感兴趣,也可能由于新闻的时效性,再看就没当时的感觉了。 看李海鹏的书,最大的感觉就是华丽丽的文笔,经常看到一些不认识的词,这时只能感慨自己学识不够了。特...
评分很遗憾,年少的时候没有看到这么些好的文章,但是,时间丝毫没有荡涤去这文章的精彩。 海鹏多次强调特稿的概念,小说化的新闻稿。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小说呢?主人公自然是所谓的伟大祖国,还没开始,我反而觉得已在谢幕,已在掘墓。 正如陈明洋所说”海鹏的特稿,为光怪...
评分如果国内写者中只能一人恃才傲物,那绝对该是李海鹏.闪光的不只这广阔的中国大地,李海鹏的文字像这时代大海中泛起的波光,耀目,又让人畅游其中.新闻最讲时效性,仿佛发生过的就只传递个信息,这书中的新闻特稿,却写出了悠悠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一件、一面,作为我们存在的一...
内容不错。不过也许更适合媒体从业者来研究
评分里面的文章都是南周上的,也都是李海鹏博客里面的,但是每次阅读都能带来不一样的快感和享受,李海鹏的文字里面有着西方新闻的特质,而且忠实于新闻叙述,在剑走偏锋之间又不游离于新闻本质。
评分在看了他的《佛祖在一号线》之后就喜欢上他的文笔风格,这种短篇述事更是精彩,我愣是憋了上厕所,把最后3篇读完了才去的厕所············
评分编辑的序谄媚的恶心。
评分李海鹏的文字兼具准确与美感,即便是新闻报道,也可以写得充满诗意。如:“在三家子屯,生活仍旧像普通的东北汉族村落一样冗长地继续着。早上4点半7点钟极其喧闹,奶牛犹豫地哞叫着,鹅像一队将军踱过街道,而母鸡总是贪吃而惊慌地制造出巨大的声响。6点半,太阳大了,村子才安静下来。墨绿色的玉米在风中低伏、摇摆,低伏、摇摆,像梦境一般枯燥又永无休止。于是整整一天屯子里再无生气。直到夜里9点半,整个屯子上炕睡觉。这就是一个不停地遗忘着的地方拥有的东西:现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